糾結
電容負荷&貧富分化
“我兩年前就想到這個問題了,這些孩子在娘肚子的時候就享受空調,到了大學,突然讓他們斷了空調,換作是我,也受不了。”說這番話的,是華南師大后勤管理處處長。
這位處長說,就在兩天前,他就被幾個女生團團圍住,“逼問”何時可以裝空調。“可是,裝空調是一件大事,它關涉到資金審批、電容量擴充、線路改造、安裝方式、維修管理、環保節能等許多問題。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該處長解釋,“相比校園無線網絡,工程量大多了。”
而在華師石牌橋校區,因為11座宿舍均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舊樓,有的甚至為五十年代的樓房,當時建設配套的電容不足以承受增裝空調后的負荷。如果將11棟老宿舍樓的電容全部進行改造,需投入費用約為1000萬元。
華南師范大學宿舍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劉新秀說,因為石牌橋校區地處繁華地段,周圍都是商業大廈或大型樓盤,這些機團單位將天河區的電量基本分配完畢,“只有實現增容后,才可以考慮安裝空調。但這不是華師一家可以說了算的事。目前,我們也在向天河區供電部門申請增容,但還沒有批復下來,因為轄區的變壓器也有一定的負荷量”。
除了客觀限制,還有一個不好說出口的問題也成為高校的考慮因素。
廣東工業大學宣傳部負責人說:根據物價局收費文件相關規定,宿舍裝空調后,宿舍費可多收200元,這對于一部分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學生來說根本不算什么問題,但是對于家庭條件困難的學生來說,這就不是一件好事。“使用空調后的電費分攤問題,可能成為學生之間難以協調的事”。
華師也曾考慮安排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學生集中住在不裝空調的宿舍里。“但以家庭經濟條件把學生截然分開,會不會造成貧富分化?”有老師這樣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