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真假之辯
原以為沒必要辯論。
但對于“三英戰(zhàn)趙云”,副館長邵寶明一本正經(jīng)地說:“多數(shù)人沒文化?!度龂萘x》是戲說,而陳壽《三國志》中確有三英戰(zhàn)趙云的記載,后來趙云棄舊主,轉(zhuǎn)投劉備?!?/span>
關(guān)于 “紅樓夢十二釵”,館方也不屑一顧:“曹雪芹寫《紅樓夢》,也是依據(jù)早有流傳的故事寫的,雍正年間,確信已有十二釵?!?/span>
館長王宗泉斬釘截鐵表示:“展出的都是經(jīng)我鑒定的真品。假的我展出干嗎?誰說是假的,他給我制作一件去?我愿高價收購。”魏英俊不無憤慨:“這些東西既然在這里展示了,又是我們花費心血收集來的,參觀者理應(yīng)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鄙蹖毭鲃t補充:“即使那些假的,也是好東西,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成為文物的?!?/span>
有記者采訪了河北省文物鑒定中心研究員、古陶瓷鑒定專家穆青,他曾在冀寶齋開館前,參與其藏品鑒定。“在館長王宗泉的辦公室和庫房放的東西沒有真的,都是現(xiàn)代新仿品?!贝祟悺安仄贰保忻嫔嫌械檬?,要多少有多少。河北省文物局局長張立方表示看過冀寶齋的展品,“那些元青花沒有真的”。
但冀寶齋博物館自稱元青花的數(shù)量比全世界的總量還多,并固執(zhí)地表示:官方不認(rèn),我們自己認(rèn)。
副館長邵寶明的邏輯是:我們不迷信專家,即便故宮專家也有看走眼的時候,誰都不能保證每個博物館里的每件藏品都是真的,但我肯定冀寶齋博物館里的真品數(shù)量要遠大于贗品。至于“那些明顯荒誕的藏品,如黃帝年間制造的瓷器,我們不是連起碼的常識都沒有,但既然器物上面這么寫著,我們就標(biāo)注出來,讓人們?nèi)ニ伎紴槭裁瓷厦孢@么寫?這是哪些人制作的?他的動機是什么?”……
王宗泉自認(rèn)是國內(nèi)公認(rèn)的瓷器收藏家,2006年11月,他出席了在上海召開的元代瓷器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會上不少專家,而他是“唯一一個從黃土地上走來的農(nóng)民”,在他看來,“村級博物館參加國際研討會,農(nóng)民收藏家登上國際學(xué)術(shù)講壇,絕無僅有”。
或許是因為對“農(nóng)民專家”的自豪,王宗泉向來不屑于質(zhì)疑聲:“真假誰說了算?哪個算是專家?文物又不是當(dāng)代人造的,哪來的專家?”他為此還專門寫了篇文章,闡述“收藏界的誤區(qū)”,包括“故宮有的藏品民間再有了就是假的”、“故宮沒有的藏品,民間不可能再有”、“專家沒見過的東西就是假的”、“多了的就是假的”……
而據(jù)記者了解,冀寶齋館方熱衷于請專家來品評。至少,在博物館對外的宣傳中,曾提及一系列專家“親臨鑒賞”,并“肯定贊揚”;但實際上,這些專家對藏品真?zhèn)嗡契r有表態(tài)。
“照單全收式”買文物
67歲的邵寶明管長自己1歲的王宗泉叫“頭”。
上世紀(jì)80年代初,兩人去省城開會,正巧住一個房間,文史愛好者邵寶明被這位“計劃建博物館”的村支書打動,放棄自己在家鄉(xiāng)的買賣,去了二鋪村,協(xié)助王宗泉收藏文物。
王宗泉向記者回憶,30年來收集這些器物究竟花了多少錢自己也不大記得了:“少的每件幾十元,多的每件千八百元,總共也就2000多萬吧?!?/span>
他從不到文物市場收購,而主要從老百姓手上收。
很快,“王宗泉收古董要建博物館”的消息不脛而走,方圓百里的群眾帶著各式各樣的家藏古董蜂擁而至。對于百姓帶來的藏品,王宗泉基本上是照單全收。沒幾年,壇壇罐罐裝滿了好幾間辦公室。
邵寶明認(rèn)為,“甭管真假收了再說”總是要比“甄別一番漏掉真品”更讓人放心。冀州向來崇文重博,周邊很多村子都是收藏村,古董不少。而且,他們自認(rèn)趕上了收藏的黃金年代,上世紀(jì)90年代,全國上下到處都在大興土木,挖地造樓,古董也就出來了。
不久,尋遍官窯遺跡的3人,帶著不斷增加的藏品及信心,跑到北京去等待更大的收獲?!澳切┠?,有人挖到東西‘第一反應(yīng)’就是抱到了故宮,故宮的專家要么不信、要么不敢信,而且還要問人家傳承何處什么的。人家是工人農(nóng)民,從地里刨出來,哪里懂得什么是傳承?總之很多人抱進去又抱出來。于是,我們就‘趁虛而入’開始收他們的東西?!鄙蹖毭骱苡谐删透校熬枚弥?,我們‘冀寶齋’在收藏界無人不知,全國各地主動來送寶物的人絡(luò)繹不絕?!?/span>
2000年以后,他們收藏就少了,“第一是假貨太多,第二是價格太高,我們幾乎買不起了?!鄙蹖毭髡f。據(jù)知情人士透露,冀寶齋現(xiàn)在還在收東西,很多人都是“慕名送來”的。
王宗泉承認(rèn),自己前10年收的東西或許有贗品,坊間曾賜予其“拿著真錢買假貨的老王”之稱;但10年后的王宗泉,在收藏界已是名聲赫赫了,多次入選“國內(nèi)十大民間收藏家”。
有10多年,王宗泉四處跑,去了多次景德鎮(zhèn),跑遍了全國各大博物館,參加各類拍賣會,常與專業(yè)人士探討,請同行們鑒評,參閱各類相關(guān)著述研究比照,與古董小販席地而談。邵寶明認(rèn)為,這之后,王宗泉已經(jīng)是專家級的收藏家了,藏品多數(shù)應(yīng)屬“真品”,很多為“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