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生活情趣還是素質太低
在西湖里“泡腳”,有人覺得這樣做,破壞了西湖的美景,屬于沒道德的表現,持這種意見的,占據了多數。
周大伯每天都要去西湖邊走走轉轉,看到湖邊泡腳的人,連連搖頭。西湖邊都禁止游泳,把臭腳丫泡在西湖里,多臟啊。西湖水再干凈,也不能這樣折騰啊,“西湖的美麗,需要每個游客一起來愛護。”
但還是有不少人堅持“泡腳”無傷大雅。
在杭州一家機關單位里工作的陳先生前陣子剛去過法國旅游,看到這組圖片,他覺得這很正常,沒必要大驚小怪。
“凡爾賽宮附近也有一個湖,當地人和游客都喜歡在湖邊放松休閑,也有很多老外會光腳在湖水里泡著。”陳先生當時就想,這要是在西湖邊,肯定又要被人說死了,“還有不少老外,喜歡跑到噴泉里去玩呢。”
“沒必要一遇到事情,就拿國民素質低來說事。”陳先生說,換成國外有人這么做,就變成有生活情趣了?在國外的廣場上,小孩甚至大人都會跑到噴水池里去戲水。
西湖邊本來就有親水平臺
西湖的水質,一年勝過一年。
10年來,西湖水的透明度從2002年的40厘米,提高到了2012年的82.8厘米。特別是小南湖,很多導游還會用礦泉水瓶裝一瓶水,然后和真正的礦泉水對比,用此來襯托西湖的水有多么清澈。
那么,西湖的管理方,對這樣的現象,又是持怎樣的觀點呢?
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宣傳部的陳志華說,西湖的水質好了,大家都想親近,這是自然的,“作為景區管理方,我們也挺欣慰的。”為了讓大家親密接觸西湖,景區在湖邊水淺的地方,都有設置親水平臺,北山路邊、湖濱一公園、曲院風荷、柳浪聞鶯、蘇堤上都有。
“但是,親水要有度,不能太過了。”陳志華話鋒一轉,沒有設置親水平臺的地方,最好不要去戲水。“雖然親水平臺的水很淺,但是會有滑膩的青苔,容易滑倒,發生危險。”陳志華說,作為管理部門,他們經常定時地會去清理親水平臺上的青苔,并且在岸邊豎立了安全警示牌,讓游客可以安全地親近西湖。
國民道德素質的討論,總能撩撥起國人敏感的神經。前陣子,出現在埃及的“某某到此一游”,就經歷了一場席卷全國、暴風驟雨般的抨擊。
通常,上升到“國民素質”的論戰,往往會出現一邊倒的情況。
不過,這次的“西湖泡腳事件”卻出現了兩大聲音陣營,網上愈辯愈烈。甚至“聲援”的聲音還不輕,其中一個聲援的理由是:老外也這么做啊!但是,馬上有“反方”跳起來說:為什么老外這么做就合情合理了?老外這么做了,我們效仿了,就意味著沒有錯了?
想要一方說服另一方,好像真的不容易。
其實冷靜一下,大家都該脫脫“敏”,不要事事一觸即發,動不動就提到國民素質的高度,或是動不動就拿外國來說事。
回到西湖“泡腳”這事,個人認為,在安全的前提下親近湖水,不必大驚小怪。邊曉丹 曾瑞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