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北京再次遭遇霧霾,全國多地也是霧霾不斷。而機動車尾氣和燃煤排放被指為霧霾發生的罪魁禍首。
中新社發 賈國榮攝
第五階段《車用汽油》國家標準委報批稿公開征求意見已于7月22日截止。據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本次征求意見的國五標準,大大提升了車用油的品質,升級原因直指困擾我國多地數月的霧霾天。不過,有分析稱此次油品將大大增加了汽油的生產成本,改變市場資源供大于求的局面,從而拉動汽油市場價格上漲。
霧霾頻發直指油品質量
進入2013年后,頻繁發生的霧霾天氣嚴重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機動車尾氣和燃煤排放被指為霧霾發生的罪魁禍首。故油品標準升級被提上日程。
據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此次報批稿要求車用汽油中所使用的添加劑應無公認的有害作用,并車用汽油中不應含有任何可導致車輛無法正常運行的添加物和污染物。
報批稿規定車用汽油中不得人為加入甲縮醛、苯胺類、鹵素以及含磷、含硅等化合物。新標對空氣和環境污染影響較大的硫含量限制則更加嚴格:國Ⅲ和國Ⅳ汽油中的硫含量分別是不大于150PPM和50PPM,而此次國Ⅴ汽油的硫含量擬定于不大于10PPM。此外,在烯烴含量、錳含量上也有進一步降低。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張斌認為,國五標準為不大于10PPM,這在理論上將減少80%的二氧化硫的排放,與國三、國四汽油標準比較起來,國五最大的變化就是硫含量的消減。
金銀島分析師王延婷就此表示,硫含量的降低,硫化物對凈化器的毒害作用進一步減少,凈化器轉化能力得以提升,有利于少酸性氣體排放而烯烴含量的降低將大大提升汽油的抗爆性,使用更加安全。
油品升級推升成本 油價或上漲
汽油升級將伴隨煉廠裝置改造、原料、人力和技術的投入加大,這將最終導致汽油生產成本增加,有分析稱油品升級或需要千億元成本。
金銀島分析師王延婷表示,為了應對汽油升級,煉廠的生產工藝以及設備、流程都需要改造,多數煉廠需要增添深度脫硫、加氫等深加工裝置,煉油技術也需要進一步提高,這就意味著煉廠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多數煉廠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另外,生產高標號油品會降低原油產出率,據業內人士透露按照全國1億噸的催化煉化能力,就會少產出500萬至600萬噸的油品,這也加大了我國的能源需求量。除此之外,煉廠還需要投入較多的科研人員。故油品升級大大增加了汽油的生產成本。
“煉廠裝置設備改造升級需要較長時間,因此從國四升級到國五緩沖期較長,大約計劃用三年的時間。但部分煉廠在技術等方面未必能達到要求,尤其是地方煉廠,這將會減少國內資源供應,市場資源供大于求的局面將有所緩解。”王延婷說。
王延婷認為煉油成本的增加最終將會轉移到終端消費者身上,“北京地區京五汽油要比河北國三汽油限價高0.34元/升,汽油升級到國五標準,也會拉動這個汽油市場價格的上漲。”
不過中國石油大學中國油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接受中新網能源頻道采訪時則表示,業內專家測過油品升級到“國五”,成本將超過千億元,這一觀點實際存在誤區,在全國投入了上千億資金升級油品屬實,但每升油品由于升級而漲價,是誤區。升級油品對煉油廠來說取決于加裝置投入不同,對企業來說投入很大,但均攤到每一升賣的時候,成本增加是很微量。
(中新網能源頻道宋亞芬)
實習編輯 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