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晚,一只在都江堰青城山路邊的“巨大”金龜子,引起了3名小伙子的注意。而經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確認,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陽長臂金龜。
四川地區罕見 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日晚,都江堰青城山,3名小伙子在昏暗的燈光下,看到路邊有一只長著長長的腳,黑乎乎,體形較大的蟲子。湊近一看,原來是只“大個頭”的金龜子。“以前從沒見過這么大的”第二天,3名小伙子將其帶到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看到這只金龜子時興奮不已,“這是巨大而奇特的陽長臂金龜,是我國最大的甲蟲種類,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趙力說,這只金龜子身長近8厘米長,陽長臂金龜一般生活在海南島、廣東、廣西等熱帶地區,四川極難有發現。
“長臂”有助求偶 也讓它面臨生存危機
“它應該是被燈光引誘飛來的。”趙力說,這只陽長臂金龜是雄性,前腳的長度有15厘米,然而超長的前腳沒辦法用來行走,只用來求愛。因為雌蟲的體形較小,總躲在樹洞中不輕易露面。體形巨大的雄蟲則利用這長長的“手臂”伸入洞中挑逗示愛。但也正是因為龐大的身軀和過長的“手臂”妨礙了陽長臂金龜的活動能力,使它們面臨著生存危機。趙力說,在一本民國時期出版的雜志上記載著,當時的昆蟲研究者曾以每只8個銀圓的高價,在四川峨眉山收購這類甲蟲。而那時100升米的價格,還不到一個銀圓。
生存條件要求高 城市周邊出現全球首次
陽長臂金龜對生存環境的要求很高,在過去,它生活在深山密林中,距離城市很遠的地方。“它們的出現證明該地區環境條件非常好,絕對無水源污染。”趙力說,林下腐殖質是陽長臂金龜幼蟲的食物,只有森林保存完好,水源和空氣都無污染的地方才會有陽長臂金龜。這次,該種類在距大城市方圓50公里范圍內被發現,在全球尚屬首次。趙力說,在世界上所有關于該種類的發現中,一般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區,這次的雄性個體被發現的地區海拔為700米左右,是該種類在我省發現的最低海拔。
鏈接
去年天臺山曾現“巨型金龜子”
2012年8月,成都一攝影師在一株枯木上發現一只巨型甲蟲,有墨綠、金銅兩色的堅硬外殼,腹部有濃密的金色絨毛,體型橢圓,加上前足,長約12厘米。后經專家辨認,確定這只巨型甲蟲是陽彩臂金龜。陽彩臂金龜也為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數量極其稀少。天臺山的發現,填補了該物種分布地域的空白點,也證實了該珍稀物種在四川西部多點分布。
實習編輯 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