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銀行不立刻拒付?
8月2日一早,于先生就趕到銀行。銀行方面告訴于先生,目前只知道盜刷地點為深圳,刷卡商戶顯示為:上海匯付數據服務有限公司-百貨。
大堂郭經理表示,信用卡結算一般要一到兩個工作日,并安慰于先生“報了警,能把盜刷的金額追回來”。但警方表示,“上海匯付數據服務有限公司只是一個網上支付、交易平臺,不是一個具體的商戶名字,沒辦法調取監控錄像和刷卡消費單。”
當天,于先生在該行信用卡部辦理了拒付手續和簽名。隨后兩天是周末,銀行不辦公。8月5日,銀行告知于先生:被盜刷10萬元,銀聯已經支付,拒付辦理不成功。于先生感到不理解:事情一發生我就凍結了信用卡,第二天立馬就拒付,銀行為什么不立刻停止支付呢?
該支行梁行長表示,目前要進入銀行處理程序,可以磋商賠款比例,立即解決的話,支行可以賠償損失金額的50%。于先生對此并不滿意:“我能證明卡不離身,責任不在我。”隨后,梁行長又找過于先生一次:“你帶相關材料過來,我們可以爭取多一點賠償,但是也要3個月到半年時間。”
有磁條就
不安全?
根據廣東省銀監局的數據,2011年四大國有銀行廣東分行關于克隆銀行卡的投訴高達1280宗,涉及金額2919萬元。
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國內通用的磁條卡,制作技術較為落后,幾秒鐘即可被復制,芯片卡可有效防范被克隆和盜刷。對此,央行也要求發卡銀行從2014年起停發磁條卡,全部發行芯片卡。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擔憂,芯片卡有磁條還是不夠安全,因為芯片和磁條是同一賬號,有人把芯片卡用磁條讀卡器讀取后,仍然可以復制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