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秦皇島8月11日電(記者耿建擴通訊員李永利)8月6日,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政務服務中心,面對眾多的窗口和申領汽車牌照的一摞表格,右下肢殘疾的周國仁犯怵發愁了。這時,導辦咨詢臺的工作人員姜蘇玉主動迎上來,熱情地攙他坐到椅子上,為他提供了免費全程代辦。數月來,秦皇島市各級黨員干部深入基層問民意、訪民情,摸著群眾心思解難題、辦實事,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好評。
“常懷為民之心,常興利民之舉,應是每一個黨員干部的精神追求和行動指南。把握群眾的新期待,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焙颖笔∥N?、秦皇島市委書記田向利認為,要做到發展為了人民,就必須把實現群眾的新期待真正體現在發展思路上、工作措施上和作風改進上?;谶@種認識,今年以來,在群眾“最盼”上解難題,在群眾“最憂”上下真功,在群眾“最怨”上改作風,成為秦皇島整體工作的最大亮點。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從3月初開始,秦皇島市先行起步,組織黨員干部以“駐村走訪”“企業心聲”等多種形式“接地氣”,摸實情,探民意。截至目前,各級各部門先后深入到530余個村、36000個農戶家中;在420余家企業召開不同層面的各種類型座談會,詳細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共征詢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的意見和建議23600多條。
經梳理、歸納,秦皇島市委將群眾期盼總結為五大方面:改革開放活起來,經濟實力強起來,百姓生活富起來,城鄉環境美起來,人文精神樹起來。
“群眾的期盼,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鼻鼗蕧u市委確立了打造河北沿海經濟增長極,在新起點上建設“沿海強市、美麗港城”的奮斗目標。啟動了“四個入秦”行動,即央企入秦、知名民企入秦、外企入秦和引技、引智入秦;還以“八個盯緊”為抓手,加快對接京津步伐,把產業發展、結構調整放到首都經濟圈中來考量,提速打造區域合作新高地。
6月上旬啟動的秦皇島港“西港搬遷改造工程”,不僅大大減少了煤塵污染,而且還將長達4.55公里的海岸線還給了市民。為確保近海更藍、更清,該市的“近岸海域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共安排64個項目,總投資達46.4億元。
秦皇島市在省內率先將“導辦領辦代辦”的主動服務模式覆蓋到政務服務全領域,大大縮減了市民和企業手續辦理的時間。還將43條政府熱線整合為“一鍵通”,徹底解決了群眾記不清號碼和“誰都管、誰都不管”的問題。通過簡政放權、推行“一線工作法”、落實零收費制度,有效加快了各部門由習慣管理向強化服務轉變,由習慣審批向主動服務轉變。
民生工程大幕也徐徐拉開:2013年,計劃完成人工造林10.07萬畝,新增園林綠地120萬平方米;啟動實施了扶貧開發“311”工程;全市新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45個,住房16127套(戶);火車站站前廣場改造和北環路湯河橋主路改擴建等17項重點民生工程相繼竣工……發展成果正惠及越來越多的群眾。
市委辦公廳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市委主要領導調研從來輕車簡從,要求基層接待領導不準超過2人,每個周六上午,還親自上街義務清理垃圾,有力地帶動了全市清廉務實、親民愛民之風的形成。今年以來,全市963名副縣級以上和210名鄉鎮(街道)領導聯系5865名群眾和1173個貧困戶,累計辦好事實事24356件次。盧龍縣田莊子村黨支部書記崔得滿對縣質監局駐村工作組贊不絕口:“不僅幫村里硬化了街道,引來了自來水,還建成了‘綿羊合作社’,他們就是新時期的‘老八路’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