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多頭管理特殊培訓監管難
培訓有風險,律師提醒,市民如參加應注意協議免責條款的公平性
而這家機構,顯然并不是深圳唯一一個推出模擬危機訓練課程的。事實上,深圳市面上存在多家提供防身技術培訓的公司,龍崗一家武術培訓中心就承諾,為了保證學員獲得真材實學,教練會偽裝成綁匪,在貼身搏斗中傳授技巧。而記者注意到,這類機構多半并未取得培訓機構資質,而以文化傳播公司的名義存在,為了降低成本,甚至不會向官方申請武術培訓班的營業執照的,以文化傳播公司名義工商注冊,只是經營范圍有“武術交流”這一項。
行內人士透露,只要沒有客戶投訴,官方很少主動介入,更難以談得上有效的監管。深圳教育局回應,目前教育行政部門沒有審批辦學范圍包含有面向學員提供涉及野外生存、護身戶外培訓等全真模擬危險環境項目的機構。
負責人蔣女士回應,該機構確實未獲得培訓學校資質,涉及國外培訓部分的服務只能采用合作或外包的方式進行?!肮俜綄τ谫Y格的審查太嚴格,我們并不適用于應試教育辦學系統的規范,其實也很無奈。深圳教育局稱,對于這種公司模式提供培訓服務的機構,不屬于該局的監管范圍,根據誰發證,誰負責的機制,應該由負責審批的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監查。
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回應稱,確由該局受理這種機構的登記和注冊,根據目前情況判斷,該機構在國內項目并不涉嫌超范圍經營,相對來說,比較危險的項目全部在國外進行,如果是當地政府允許,很難要求國內進行監管。
張靖參加的是深圳一家機構推出的“精英脫險班”培訓,被置入仿真危機情境,有教練傳授如何脫險,訓練時間從一周到半年不等,隨著難度的增加,最高學費要近十萬元。高度仿真危險環境,如何保證學員安全,也成了關注焦點。而記者調查發現,不少此類機構通過成立文化公司規避檢查,打“擦邊球”成普遍現象。
至于這類涉及外包的機構課程是否會給學員安全帶來風險,目前的監管確實空白。而深圳文體旅游局對外文化交流處則回應,由于是新鮮事物,該局沒有相關法律法規對這種公司是否安全運營作出明確規范,也不屬于該局管理范疇。
“培訓市場是多頭管理”,相關負責人表示,教育局主要負責文化教育機構的審批,但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審批公司資質時,也會允許經營范圍是培訓的公司成立,但該局又無相應的管理權限,導致培訓機構常常打擦邊球,有關單位難以監管。
深圳鵬翔律師事務所律師梅春來表示,市民在選擇參加這種培訓機構的時候,應該注意與對方簽訂的協議中的免責條款是不是有失公平,否則一旦危險發生,可能出現無法維護正當權益的情況。同時,相關的培訓機構也需要謹慎,注意安全措施的保障和提供,一旦發生危險,可能需要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
聲音
教練:學員愛炫富 太有錢
張勝是前香港高級警察,五年前退休,他負責教這些客戶學習基本的防護技巧,比如如何反跟蹤,以及在危險逼近的時候,冷靜應對,機智逃生。根據他提供的個人信息,記者到香港警務處咨詢,對方確實曾有這個姓名的警官存在。
在張勝看來,能交得起學費的學員,一般家境不俗,愛炫富,防身技能又明顯不足,在危機來臨時弱不禁風。而另一名陪同客戶到菲律賓訓練的教官FR AN K,則提供了倫敦師范學院的導師資格證書,國家教育部認可的外籍人員在中國的教師資格證書。根據序列號,記者到相關官方網站查詢,證明信息無誤。談到對中國客戶的印象,FR AN K同樣用富裕來形容,“訓練完之后,客戶要求我們陪同去菲律賓旅游,出手闊綽,他們實在太有錢了”。
專家:別逞能 防衛勿過當
深圳警方的一名資深警員透露,這種訓練,與自衛防身術類似,其中融合了一些擒拿和散打的技巧。學習這種技巧確實有助于提高防身技能,本來就是政府機構或者公益機構應該給市民提供的普及課程。而且這種培訓,實際上是一個系統專業的課程,教練的資質和尺度的把握,都必須非常嚴格。
他透露,在遇到侵犯時,如果只是普通的搶劫,教官就必須告訴培訓者,沒必要跟對方硬拼,“之前南山區曾經有一名中學生,被歹徒搶劫手機,但他忽然反抗了,結果在反抗時被歹徒的刀尖直接刺穿頸動脈,當場死亡”。同時還有一個防衛過當的問題,如果盲目地逞能,不但會有激怒歹徒的危險,甚至會造成防衛過當的法律問題,“比如人家只是想搶劫,你卻擊打了要害部位,造成對方重傷,甚至可能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他建議市民在參加這種培訓之后,不要對自己有太高估計,最好還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逃生和保護自己不要受到傷害,才是最重要的。(郭啟明)
實習編輯 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