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團的工作有效覆蓋面:"青年在哪里,團組織就在哪里"
如何擴大團的工作有效覆蓋面是此次團中央調研組關注的重點。在這點上,溪翁莊鎮團委的工作得到了調研組的肯定。
溪翁莊鎮大團委建設情況展示墻。記者周志剛 攝
自"大團委"建設以來,溪翁莊鎮團委以"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生態環境建設、基層團組織建設"五大領域為陣地,新建直屬團組織30家,覆蓋團員256人、35歲以下青年312人。
在溪翁莊鎮團委書記歐小琳看來,要想擴大團的工作有效覆蓋面,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團組織服務青年的能力。"青年最基本的需求是什么?我認為是就業。"
說到服務青年就業工作,一向沉穩的歐小琳也露出自豪的表情,她向記者介紹了在實體化大團委建設過程中,直屬團組織"就業服務團支部"以鎮職介中心為依托,以青年服務示范崗為平臺,以"崗位采集、職業指導、動態管理"為工作手段,將轉變思想和提高素質相結合,促進青年在"高端產業、高效企業、高薪崗位"中就業,2012年解決83名35歲以下青年就業。同時,鎮團委與經濟開發區和鎮域內的大型企業建立長期聯絡關系,進行優質崗位的采集,從全面方向性與個體專業性兩方向進行職業指導,動態掌握企業用工需求、各村青年就業需求。
這個成績得到了調研組的肯定。"秦書記說就業是頭等大事,解決了孩子的就業就等于安定了整個家庭,并表揚了我們的工作成績。我們會繼續完善服務平臺,擴大工作覆蓋面積,再接再厲。"歐小琳告訴記者。
在溪翁莊鎮,有包括云湖度假村、華電高培、華電電廠等在內的一些國有企業,面對國有企業中已有的團支部如何開展工作、國有企業青年是否屬于"大團委"建設對象這個問題,歐小琳一直很困惑。"目前,我們鎮團委已將一名國企內部的音樂愛好者吸納為編制外副書記、音樂愛好者團支部書記,其他還沒有進展。"在團中央調研組召開的座談會上,歐小琳將這個問題拋給了調研組。
對此,調研組給了歐小琳明確的答復。"根據團中央《鄉鎮實體化"大團委"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已有的團組織按鄉鎮實體化大團委思路進行系統梳理,不改變原有隸屬關系,可實行雙重管理。對于農村流動團員,可根據其工作或生活的聚集方式參加多個團組織的活動,實行多重覆蓋。"
此外,為了提高團的工作吸引力、切實擴大團的工作有效覆蓋面,調研組還為歐小琳支招,"要多開展農村青年喜歡的活動,如文體類、技能培訓類、公益服務類,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開展就業創業類活動等。"
這些都讓剛剛擔任鎮團委書記不久的歐小琳受益匪淺,"我要好好梳理調研組的建議意見,切實提高鎮團委的工作水平,不斷擴大團的工作有效覆蓋面。"
按照全團的統一部署,各調研組到基層調研的時間不少于三周。據悉,調研組在調研中先后到8個鄉鎮、10個村、5家企業和4家機關事業單位的17個基層團支部進行了實地調研,就基層黨建帶團建、青少年思想狀況和思想引導、青年就業創業、新媒體和青年社會組織、志愿服務等工作,召開21次座談會,訪談、座談團員青年188名,入戶走訪青年8家。期間,秦宜智同志還為基層團員青年宣講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和共青團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并在北汽福田進行實體操作,在史莊子、塔溝等村和農村青年共同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