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析
拆除耗時且運送難度大
昨天,一位建筑業業內人士表示,該違建用了六七年的時間建成,目前旁人只能看到違建的外表,不清楚里面用了多少材料,另有居民聽見里面有唱歌的聲音,應該已投入使用,里面會有家具等物品,這些物品和拆下的建筑材料都要通過電梯運下來,難度比較大,費時也相對較長。
拆除后房頂應再次驗收
該業內人士表示,拆除違建時必須做好防護措施,防止碎片掉落樓下傷人,防止在拆除時發生火災。
此外,他強調,雖然張必清稱假山是樹脂材料做成,但內部或許會有鋼結構來做支撐。該違建建在樓頂,直接做在屋面上的可能性幾乎為0,因為樓頂的風很大,建房必須要考慮風的影響,如果該違建不與樓頂的建筑結構有接觸,沒有根基會有危險,必須加固、生根。因此,建房會對樓頂的防水結構造成影響。目前已有頂層居民反映屋頂滲水,有可能是上面的建筑材料在跟屋頂做接觸時,破壞了原有屋面的防水等結構。
業內人士表示,拆除工作結束后,有關部門應該對樓頂屋面結構重新進行驗收,檢測樓頂是否有裂縫等,并對裂縫進行處理,讓鋼結構和水與空氣絕緣,防止鋼筋銹蝕。之后,張必清還需要對樓面的防水、保溫等結構進行恢復。
□其他違建
小區另有兩棟樓加蓋兩層
據小區業主稱,小區1號樓本有26層,也被加蓋成了28層,外觀與26層以下樓房外觀相似。前天下午記者進入該樓27層,通往28層的樓梯門鎖著無法進入。
該小區業主委員會顧問高先生表示,除了張必清所在居民樓頂層有加蓋情況外,小區另有兩棟樓加蓋了兩層。1號樓從2002年開始入住后不久,就開始有在頂層加蓋。另一棟樓的頂層原本有屋頂花園,2006年被拆除后加蓋了房子。他們曾向紫竹院城管隊反映過,紫竹院城管隊、海淀區城管隊、北京市城管隊均多次前來查看拍照,并要求施工者停止施工,但不久施工又繼續開始。
直到目前,2號樓加蓋的兩層樓房的施工仍未徹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