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產品逃過層層關卡檢測過程肯定存在漏洞
“新西蘭兩大乳品公司相繼在濃縮乳清蛋白和乳鐵蛋白這類原料上出現問題,這說明奶源大國的老牌企業,在食品安全上也不是100%靠譜的。”乳業專家王丁棉昨晚接受京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現有的技術水平看,包括中國在內,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個企業,有足夠的能力100%防止乳品安全事故發生,因為有些事故有時完全是在防不勝防的情況下發生的。
王丁棉同時指出,通過近期接連發生的新西蘭輸華乳品質量事件也看出一個問題,這些進口原料在進入中國之前要經過生產廠家和新西蘭監管部門檢測,進入中國之后還要經過監管部門檢測,這次進口的乳鐵蛋白經此層層檢測并未發現問題,最終是在完達山公司的一家分公司被查出問題,這說明檢測過程肯定存在漏洞。
據熟悉我國質檢程序的專家介紹,進口奶粉的檢測項目全部依據《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相關規定進行。除規定檢測項目,國家質檢總局每年還會召集專家制定《進出口食品安全風險監控計劃》,將部分未列入國標的檢測項目單獨成列,一些高發生概率的項目也會列入檢測之中,乳品的硝酸鹽含量就屬于這一類型。相對而言,之前在恒天然生產的濃縮乳清蛋白中檢出的肉毒桿菌發生概率較低,所以在此次“毒奶粉”事件發生之前暫未列入監控計劃。
“乳清蛋白、乳鐵蛋白這種稀缺產品,是嬰幼兒配方奶粉必須使用的物質,國內幾乎沒有能力生產,完全依靠進口,因此國內企業在使用這類進口產品時更應慎重。”王丁棉表示,企業把好原料安全關確實很關鍵,因為這是最后一道防線,如果問題原料在這里能順利通過,最終中招的就是消費者,“但這不僅僅是一家企業的事,整個貿易鏈條上的各個環節都應該嚴加防范。”
□相關新聞
新西蘭兩名部長領銜調查恒天然“毒奶粉”
這是新西蘭乳品企業今年第三次被曝出質量問題。此前,新西蘭初級產業部于3日宣布,恒天然集團旗下工廠生產的約38噸濃縮乳清蛋白粉被檢測出含有肉毒桿菌毒素,這些問題乳清蛋白粉作為原料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飲料等產品,已有部分出口至中國等海外市場。出口斯里蘭卡的奶粉還被曝出雙氰胺超標。
新西蘭總理約翰·基昨天在記者招待會上說,內閣當天已同意成立一個部長級調查委員會來徹查恒天然集團乳制品遭肉毒桿菌污染事件。他說,將重點調查遭污染的產品如何進入市場流通環節、乳品行業的相關規章制度執行情況以及初級產業部對乳品業的監管等。
新西蘭初級產業部長內森·蓋伊和食品安全部長奈凱·凱耶將負責調查。蓋伊說:“這將為本次事件所引發的問題提供答案,回答國內外疑問。”
“這也是我們再次向貿易伙伴保證,我們會嚴肅處理。”蓋伊在一份聲明中說。恒天然首席執行官特奧·斯皮林斯歡迎政府調查,承諾恒天然將全力配合。
本版綜合京華時報記者胡笑紅 王晟 董菁新華社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