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盜
除了紅外線
還需要人防
如果說武警部隊進駐對普通犯罪分子足以形成威懾,而對那些膽大妄為貪心無限的盜墓賊來說卻還不夠,只是增加了作案難度。有不少盜賊前來十三陵踩點,見武警防護嚴密無處下手而放棄,當然也有少數膽大的頂風作案。可以說,武警部隊進駐十三陵的三十年也是和各路盜墓賊斗智斗勇的過程。
這期間最值得回顧的就是1996年武警官兵抓獲定陵大盜。戴銀祥回憶說:“我在十三陵服役近十年期間,盜墓者很少在武警部隊鼻子底下作案。唯一的一次發生在1996年。一天晚上,副中隊長朱超和往常一樣,在定陵巡查,密切關注著周圍的情況。這時3個黑影在靠近博物館后門邊說了幾句話,然后便蹲在了一棵大樹后。幾分鐘后,有兩個人走了過來,四處張望,形跡十分可疑。朱超在向哨兵發出信號的同時,疾步向他們走去。在對這兩名男子進行檢查時,從他們的腰間發現了一些小刀、繩子等工具。經查,這幾個人是專門進行偷盜定陵文物的慣犯。”
“每件文物都是無價之寶,我們絲毫不敢懈怠。還有好幾次,都是我們戰士發現可疑人員趕緊拉警報,部隊全體出動搜索卻不見對方蹤影,對方八成都是來踩點的,我們不敢大意必須提高警惕,不能有半點僥幸心理。”班長鄧飛介紹說:“我們最重要的工作時間是晚6點至早8點,尤以0點至4點最為重要,是盜墓人最容易出現的時候。兩人一組的崗哨在夜間不間斷巡邏,為防止有人掌握巡邏規律,每個停留點停留時間不允許超過1分鐘。”班長郭林說:“我們有一些巡邏技巧,比如看不到的角落戰士們都會拿手電晃晃,并要有些喊話,比如‘誰’之類。”
隨著近年科技水平的提高,盜墓者的作案手段和運用科技設備的能力也在提高,為此七中隊也特別引入了高科技安保設備,力爭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比如給執勤戰士崗哨配備了先進的多功能通訊報警集成箱,一旦發生情況可以第一時間聯系相關單位并可以通過攝像頭將現場畫面傳遞給指揮中心。
此外,目前十三陵已經采用紅外線24小時監控,如果不是節假日,白天在景區內很少能見到武警戰士。通過監控網絡,景區內文物庫、展覽館等重點部位都在戰士們的眼皮底下。
展廳里都有24小時的監控設備,可這并沒有讓戰士們放松警惕。“紅外線監控的確是高科技,但我們也不能全部相信,我們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在紅外線外再加一道防線,不可突破的人防。”戴銀祥自豪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