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和網絡論壇上,盛傳著這樣一條流言:2013年超強致癌物就是整天套在手機上的外殼,其攜帶超強致癌物苯,苯可以隨著呼吸道直接進入人的五臟六腑。
這是真的嗎?成都晚報聯合央視財經頻道《是真的嗎》欄目組,邀請清華大學建筑環境檢測中心實驗人員進行了專業實驗。
測試 使用手機1小時 手機殼平均45℃
手機殼在正常使用過程中真的會釋放致癌物質苯嗎?第一步,測試平時正常使用手機時,手機殼的溫度能達到多高。記者找來6位熱心市民,請他們按照平時的慣用方式,打電話、刷微博、玩游戲……1小時后,記者用紅外線溫度測試儀,測試每部手機的最高溫度,6個手機殼外部的最高溫度為39.3℃-48.4℃,估算下來平均溫度為45℃。
接下來,記者分別在流動攤販和商場購買了塑料、硅膠及皮革三種常見材質的手機殼。值得注意的是,商場購買的手機殼都是品牌信息齊全的產品,而流動攤販銷售的手機殼沒有標注生產廠商的名字。
帶著這6個手機殼樣品,記者來到清華大學建筑環境檢測中心進行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