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廠家使手段 新生兒依賴奶粉排斥母乳
為了爭奪新生兒的“第一口奶”,奶粉廠家使出渾身解數。看到這里,我們還有一個疑問,他們這樣做究竟為了什么,這樣會給他們帶來怎樣的利潤?幾經周折,記者采訪到曾經擔任某品牌天津區銷售總監的業內人士。
“不給他吃,我們不做第一口宣傳的話,我們的奶粉賣不動的,因為公司的指標年年在漲的,公司老板對我們要求非常高的,要求份額要第一。”
盡管衛生部2011年推出《母乳代用品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在嬰兒出生0到6個月里,任何奶粉品牌都不得做銷售宣傳,只有在產婦有嚴重疾病等特殊情況下,才建議使用奶粉代替母乳。
“根本不是這么去做的”這位業內人士坦言,“現在廠家已經這樣了,寶寶一出生,不管你同不同意,不管你媽媽有沒有奶,就直接給孩子頂上奶粉了,都是這樣的。他對媽媽的母乳會排斥吧,兩個口感變化了。讓寶寶養成吃這個品牌奶粉的習慣。”
為了讓嬰兒養成食用自己品牌奶粉的習慣,排斥母乳和其他品牌奶粉。控制嬰幼兒的“第一口奶”還僅僅是這些廠家做的做第一步。
“吃完之后出院都會給他們帶一個,就每一個人派一個,派著帶走,拿回家繼續吃,010707然后呢我們就會給醫生一份錢。”
如果這樣還不能確保嬰兒對奶粉的依賴,奶粉廠家還會使用電話推銷的方式。而這些奶粉廠家掌握的產婦電話等信息也全部來自醫院。
“每個孕婦在醫院檢查的時候,在登記完自己的基本資料之后,這個登記資料的負責人,也就是護士或者護士長之類的,會把這些名單給我們的代表,我們的代表會給他一定的名單費。”
這位前任銷售經理給記者展示了奶粉廠家掌握的產婦資料,其中不僅包括產婦的電話,還有孩子的出生日期。在產婦出院之后,奶粉廠家就會以產后服務的名義,給她們打電話,告訴她們住院期間,孩子曾用過自己品牌的奶粉,在這種情況下,考慮到孩子已經適應,大部分家長都會選擇繼續使用。
“我天津區的費用是330萬一年,每個月都全部用光,現在目前我們的費用都有點超,這些錢都用在醫院了,這還不算額外再撥款。”
新聞鏈接:第一口奶非母乳 對孩子影響很大
為了銷售奶粉,不惜和媽媽搶奪“第一口奶”,廠家可謂用盡了各種手段。而這樣的做法對于新生兒來說卻影響極大,很可能讓孩子拒絕母乳,依賴奶粉,從而影響孩子的免疫系統發育。
“除非她是有一些醫學原因不能喂奶,由我們的兒科大夫決定你的不能喂奶,你的孩子需要添加一些代用品,主要吃奶粉這些的。一般沒有特殊情況,不會讓她去喂奶粉的。
在長期從事育嬰研究的于莎莎看來,除非萬不得已,否則用奶粉代替母乳作為新生兒的“第一口奶”,可謂有百害而無一利。因為7天之內的母乳,能夠幫助嬰兒身體建立起天然的抗菌屏障,如果在期間使用奶粉,就會錯過母乳最營養的時機,一旦錯過,就沒法補救。
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高勁松這樣告訴記者:“媽媽身上的一些帶菌狀態,腸道的帶菌狀態,和孩子是非常相似的。孩子通過母乳喂養,他也攝取到了媽媽的這些免疫球蛋白,對孩子說是一個保護作用。”
給剛出生的孩子喂養奶粉,而不是母乳,也就是剝奪了嬰兒在身體里建立免疫系統的機會,這樣做會直接導致孩子出現腹瀉等癥狀,更糟糕的是,孩子還可能會因此而養成習慣,從此抗拒遠比奶粉更有營養的母乳。
“有的孩子吃慣了奶粉以后,你再給他換媽媽的奶,他不太樂意。為什么呢?吸吮媽媽的乳汁的時候要用勁兒,比較費力,不像喂奶粉,咣咣就吸進去了,很省事,又好吃。”
另一方面,孩子如果不愿意吸食母乳,母親也會因為乳頭缺少刺激,導致奶水分泌越來越少,這又導致孩子吸食母乳更加費力,可以說是一個惡性循環,最終的結果就是嬰兒完全不再接受母乳,而只能用奶粉喂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