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城區(qū)被淹非因上游放水
記者:強降雨已經(jīng)過了3天,為何城區(qū)多處道路還不能通車?我們一路蹚水,水位還在膝蓋處,許多一樓民房還泡在水里。水退不下去,到底是什么原因?
毛宏芳:豈止淹在膝蓋處!城區(qū)有很多地方至今還有深達腰部以上的積水。兩天時間,老天爺差不多把68個西湖的水倒到我們余姚頭上,臺風倒潮、冷空氣、大潮汛“三碰頭”,而余姚地理位置像是鍋底,下游潮位高,積水出不去,上游還不斷有水來,真是百年一遇。這確實不是通過人為努力、科學調度能馬上解決的問題。
記者:有傳言稱,上游水庫在下雨時開閘放水,導致城區(qū)被淹嚴重,是這樣嗎?
毛宏芳:這不是事實。上游的四明山水庫總容量1.2億立方米,在臺風來臨前蓄水4000萬立方米,約三分之一。實際上臺風降雨期間我們一直就沒有放水,只是到雨
停后略微放了一點。
積水未退不敢貿然供電
記者:雨過3天了,大家抱怨,除了積水影響道路通行,為什么電還沒有通,手機還老打不進?
毛宏芳:到目前,已經(jīng)有地方具備通電條件了,但是我們不敢貿然通電。大量的水沒退,碰到電是十分危險的。手機信號不通,也是因為通信基站依靠電力供應才能工作。我們不是沒有通電的能力,而是為了盡可能減少次生災害,確保群眾生命安全。我還是懇求理解。
記者:許多網(wǎng)民反映,余姚在救災時,外來務工人員和本地百姓救助標準不一樣,對此您有何看法?
毛宏芳:我們在發(fā)放物資過程中,無論是外地人還是本地人都一視同仁。尤其大災大難來的時候,更應該多關心那54萬的外來人口。陸埠工業(yè)園區(qū)的食品發(fā)放過程當中,政府優(yōu)先發(fā)放給當?shù)匾蝗f多名外來務工人員。
如果救災物資發(fā)放過程中有不當?shù)牡胤剑^不是政府“歧視”外來務工者,而是現(xiàn)場工作人員有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