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規矩:
不抖腿,不斜眼看人
郭德綱說,不許斜著眼看人,老話說眼斜心不正。還不許抖腿,所謂男抖賤女抖浪。南京名嘴老吳說,他以前二郎腿都不敢翹,看到歐美片里,有人把腳翹到桌子上,一開始都很不習慣。
現狀:飯桌上的事情,真的是說都說不完。李女士家的孩子,一到飯桌上,兩個腳丫就活動開了,腳上的鞋子早“飛”了,兩只腳特活躍,一會兒抖,一會兒又放到了凳子上……至于斜眼看人,現在的“熊孩子”,很多人是說話不看人,張先生說,他的兒子和別人說話,看都不看人,都不知道他看哪里,每次提醒了,會好一些。
老規矩:筷子不能反著拿
除了郭德綱提到的一些老規矩,市民們還列出了他們家的一些老規矩,比如筷子不能反著拿,認為那樣吃相難看。劉女士說,她小時候常常因為拿不好筷子挨打。
現狀:孩子只要能用筷子夾菜就不簡單了,孩子經常把筷子掉在地上了,這個時候爺爺奶奶在第一時間就把筷子撿起來,去洗了。管得多了,爺爺奶奶就說,孩子在學校吃不好飯,在家難得吃一頓,還那么多規矩。
南京老吳:
現在的“熊孩子”被嬌慣壞了
那么多的老規矩,現在有的還一代一代延續,而南北方的老規矩也有一些差異。
南京名嘴吳曉平在接受現代快報記者采訪時候說,北方人的規矩比南方人多。不過,在南京,老規矩也很多。
“孩子在街上走,穿著打扮確實是看娘的手藝。為什么呢?以前人都比較窮,孩子走在街上,身上的衣服盡管破,但補丁很齊整,穿著又很干凈,說明媽媽很勤勞。而說話辦事就顯出爹的水平了,孩子的教養,需要爸爸來調教。”老吳說,在南京,罵人最狠的一句話是:沒有家教。這比什么都難聽。這是罵人家父母沒有文化呢。
在以前,南京有一句俗話:穿衣要看袖子,娶妻要看小舅子。啥意思呢?一個人窮和富,都從袖子暴露出來?!叭绻淇谑怯蛧\嘰的,就是有錢人。有錢人吃的好,嘴巴油油的,用袖子一抹,袖子也油膩膩的了。袖子也可以看出你窮不窮?如果袖子都磨成毛邊了,那肯定比較窮。以前,老南京還有專門換領子、袖子的行業,當時的裁縫店里,很多人去換一截領子和兩個袖子,這樣露出來的部分都是新的。到澡堂洗澡,往往就露餡了,其它部分都是破破爛爛的?!倍⑵蘅葱【俗?,這是因為,以前人結婚都是對八字,男女雙方不見面。男方怎么判斷女方呢?一般就看女孩的弟弟,如果女孩弟弟有教養,長得清秀,那姐姐也不會差到哪里。如果弟弟很調皮,到處搗亂,那就不能娶,姐姐肯定也很皮……
老吳說,過去的很多老規矩,都是教人如何做人的。如今,時代文化在改變,大家的素質在改變,尤其是現在家家都是獨生子女,一家子大人慣都來不及,更別提那么多的規矩了。
面對家長們抱怨,規矩執行難。游府西街小學李萬青老師說,他的辦法是把這些規矩變成故事,用正反例子講給孩子聽,漸漸的,孩子的習慣自然就變好了。(現代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