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假期過得像坐過山車
@夏舒荷:今年的很多假期過得像坐過山車一樣,剛休息幾天,又連著上班好久,如此“大起大落”有點受不了。
@羽立:為了連休,就要連上,讓人疲憊不堪。
大河網網友“清風綠影”:周末本來就該休息,挪用周末湊長假,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強制霸占雙休日,有時候甚至連上7天才能換來一個小長假,這種方式讓假期大打‘折扣’啊。
@左芊芊是左木子的藝名:長假調休的本意是好的,為的是拉動內需、推動旅游業的發展,可是卻對出行人數以及近年來國人消費能力的提高考慮不足,導致各大景區爆滿,高速堵塞。
相關鏈接
世界各國的假日安排
法國:除年假和周末外,有11天的法定假日,包括元旦、五一、國慶、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停戰日以及6個宗教節日。此外,職工工作滿1年后可享受5周年假。
日本:一年共15個法定節假日,被稱為“紅日子”(日歷上紅色表示),除周末休息外,每月基本上有一兩個“紅日子”,其中連春分、秋分也是規定假日。當節日與周日重合,接下來的星期一便變為休息日。
美國:一年有10個法定節假日,職工上崗半年后,獲得5個工作日的帶薪休假,此外,若新年、美國獨立日、圣誕節等恰好是周末,那假日將提前或推遲一天,形成“長周末”。
瑞典:除雙休日,有13天法定假日。工作滿180天的雇員每年享有帶薪休假5周的權利,雇主或雇員放棄帶薪休假是違法行為。其《休假法》規定,除非雇傭合同有特殊規定,否則每個勞動者有權在每年的6月至8月期間至少休4周的帶薪假。
專家點評
完善“帶薪休假”才是根本
焦點網談記者10月16日采訪了河南師范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研室主任劉英基,他表示,適度增加假期是合理的,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也達到了這個層次,但假期調整需要科學論證。
首先,假期調整要考慮到公民休息權、生活質量的提升和旅游經濟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恢復“五一”長假值得主管部門思考。
其次,我國處于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進程之中,制造業、服務業和公共管理部門都必須持續運轉,各崗位每天都離不開工作人員,放太長的假期意味著調休難度加大、加班費用增加,機器運轉可能停止,如果實施,對全社會來說,帶來的總效益可能低于總成本。因此,春節假期延長至元宵節需要慎重考慮。
再次,公民休息權的保障除了國家“法定假日”的增加之外,歸根到底在于“帶薪休假”制度能否更科學,更有效地貫徹實施。“帶薪休假”既是一種權利,也是對員工貢獻的補償與激勵。另外,“帶薪休假”不會影響各部門工作的正常運轉,在保證工作順利開展的同時保障了員工的休息權,最終還會減輕旅游旺季景點的壓力,推動旅游業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