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的辟謠者怎么說?
身邊朋友看了稿子照穿不誤
莊奕2006年采訪的是常州市消協的一位專家,“七年過去了,專家也退休了,找不到她了。”莊奕告訴記者,稿件見報這么多年來,她身邊的朋友,甚至是當初看過稿件的報社同事,懷孕前照樣買了“孕婦裝”。莊奕也曾咨詢過朋友為何明知是謠言還要買,多數人回答是“有總比沒有好,能防一點是一點。”“萬一電器輻射超標了呢?”
2006年后莊奕也曾寫過多篇新聞報道,試圖告訴大家,生活中的輻射并不可怕。但莊奕也認為,雖然這些年媒體一直在呼吁,在辟謠,但終究只是請了些專家說一說,老百姓對防輻射服到底管不管用還是一頭霧水。幫謠言搖旗吶喊的是一群企業,作為個體存在的消費者和一個集體進行博弈,結果可以想象。
謠言粉碎機編輯怎么說?
全民科學素養需要再提高
果殼網謠言粉碎機編輯李飄告訴記者,謠言相比科學真相往往更加“平易近人”,一聽就懂(而科學知識往往需要通過一定時間的學習和思考才能領會);謠言往往有戲劇性,具有吸引力(而科學知識往往略顯枯燥,大多涉及很多數據、分析過程)。同時,謠言往往利用了人們的恐懼心理,制造假象來讓人們以為某種危險正在靠近,這樣大家就會在善意的驅動下傳播錯誤的東西。這就是謠言中的一些“出類拔萃”者,可以經久不衰。對于這類謠言,民眾需要進一步提高自身科學素養,增強“抗謠”能力,才能不被發布謠言的人利用。但李飄也坦承,提高全民的科學素養是個緩慢的過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知名辟謠文撰寫者怎么說?
美國有官方組織專治虛假宣傳
撰寫著名辟謠文章《孕婦要不要防輻射?》的科普作家瘦駝昨天告訴記者,寫這篇文章他花了大約一周的時間搜集資料,去全球最大的醫學論文數據庫PUBMED里面以“電磁輻射”,“流產率”,“孕婦”等關鍵詞(用英文)檢索了文章。找到了被很多鼓吹防輻射服的廠商拿來做宣傳的幾篇論文,讀了之后他發現,商家無一不是曲解和斷章取義了科學研究。
對于“孕婦裝”長盛不衰的問題,瘦駝認為關鍵不在消費者,而在于國家管理者。“不論是哪個國家的消費者,都會被虛假宣傳所困擾。因為避害是本能,這些所謂‘謠言’之所以會長盛不衰,是因為它們抓住了這種避害本能。如何規范商業宣傳,杜絕虛假宣傳,是管理者的職責。在美國,有FDA這樣的專業機構,這些政府機構樂于,也善于向民眾普及知識。”瘦駝認為,相關部門如能切實承擔起監管責任,對是否虛假宣傳作出權威認定。少了那些聳人聽聞的“專家說”,相信老百姓也不會搶著去花冤枉錢。
同時,瘦駝也表示,媒體也要承擔傳播的責任,不讓謠言乘機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