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約1.4米,重約50公斤的洞庭魚頭王。
長約1.4米,重約50公斤,這樣的鳙魚制作成“剁椒魚頭”,會不會好吃?19日你去嘗一嘗就知道了。第23屆中國廚師節19日將在長沙舉行,其中一大亮點便是洞庭魚頭王·剁椒魚頭王申創基尼斯記錄現場制作演示活動,湘菜大師許菊云將領銜主理,將這條重百斤的有機鳙魚作出成湘菜剁椒魚頭。
三顧茅廬方割愛
據省餐飲協會會長周新潮介紹,這條“鳙魚王”是4年前在江埡水庫捕撈的,一直養在水庫內,17日正式捕撈并將連夜送往長沙。“剛捕撈到時就有99斤,現在達百余斤,極為罕見。”
可是,“鳙魚王”雖然露面了,魚的主人卻是不舍得割愛。在慈利縣江埡淡水魚養殖公司看來,這條四年前捕撈到的野生大鳙魚實為江埡水庫的“鎮庫之寶”,要將它送出水庫實在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最終,在經過言辭懇切的五次拜訪之后,為了讓更多的人見識到這條有機大鳙魚的風采,慈利縣江埡淡水魚養殖公司才肯“忍痛割愛”,“鳙魚王”才得以離開了這片熟悉的碧波蕩漾,穿過山山水水,來到了長沙。
鳙魚出世過三難
“鳙魚王”想要來到長沙,可不是容易的事。它要經過“三難”,分別是出水難、上船難、上岸難。
因為“鳙魚王”和它的“一眾手下”被圈養在一處,想要將它單獨撈取出來不得不頗費一番周折。漁民用漁網籠罩住了這一處小水域,魚兒們毫無察覺自顧歡快的游來游去,兩名工作人員悄悄下了水,試圖將“鳙魚王”趕到網中,但是,10條個頭不小的鳙魚一股腦兒的都進去了,于是不得不慢慢扯動漁網,留出一兩個豁口,讓其他的魚兒慢慢游出去,最終只剩下了這條大鳙魚。雖然是被困網中,它卻一點也不消停,不斷地想要跳躍出來,要三個壯漢齊心協力才將它抬出了水域,放入了事先準備好的水箱。
這條年約12歲的鳙魚王,長約1.4米,重約50公斤,我們看到它的腦袋占據了整個魚身的約1/3長。據漁民唐師傅介紹,它的嘴巴起碼能塞進三個成人的拳頭,魚頭整個打開會接近40公分。唐師傅拿出用來裝“剁椒魚頭”的普通餐盤比劃了一下,說“至少要四個這么大的盤子才盛得下這個大魚頭”。
另外,這條鳙魚實在太大了,為了不傷害到它,在小心的將水箱推上船之后,工作人員還要用網兜將其抬入岸邊專用車上的大水箱里。在這期間,需要不停的用水桶在魚的身上澆水,“這是為了保持水的流動性,使魚兒能夠呼吸,獲得氧氣”。
廚神爭霸創紀錄
19日上午8時開始,湘菜大師許菊云領銜主理的湘菜剁椒魚頭王制作團隊,將在紅星國際會展中心現場演示制作“雙色雙味剁椒魚頭王”。
為了順利完成“剁椒魚頭王”的制作,組委會早已定制大尺寸灶具、大尺寸蒸籠和直徑1.68米的大尺寸醴陵瓷盤,目前已準備到位。
屆時,不僅要申報最大的有機鳙魚基尼斯記錄,還要將現場加工的“剁椒魚頭”以淡水鳙魚體重之最、魚頭重量之最、以及爐灶、鐵鍋、蒸籠、盛盤之最,申報基尼斯世界紀錄。
并且,這份“雙色雙味剁椒魚頭王”還將是公益的使者。“剁椒魚頭王”做好后將進行現場拍賣,得到的善款將捐贈給常德某中學貧困學子。據介紹,已有9家餐飲企業計劃參加競拍,拍得的“魚頭王”將免費送給市民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