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空前”霧霾,哪些招兒管用有效]
[鄭州空氣連續3日越來越差 東北霧霾逐漸消散]" />
困局
多地頻頻出招收效甚微
在嚴峻的空氣狀況面前,已簽訂“責任狀”的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治理壓力重重。
就在環保部公布最新空氣質量同一天,北京正式發布實施《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應急預案》按照“預警級別越高,應急措施越嚴格、范圍越大”的原則,分級作出規定,其中四個級別預警均包括健康防護提醒措施和建議性污染減排措施,預警三級(黃色)、預警二級(橙色)、預警一級(紅色)還增加了強制性污染減排措施。預警二級(橙色)較預警三級(黃色)增加“按工業企業停限產分預案要求,對有關企業分別實施停產或限產減排30%污染物的措施“全市范圍在執行原有規定下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露天燒烤”等措施。
值得關注的是,今后北京如遇空氣重污染“預警一級(紅色)”時,將實施機動車單雙號限行,中小學、幼兒園停課,有關企業停產等措施。
“這意味著空氣重污染應急已納入北京市應急體系統一管理。”環保部一位官員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他坦言,和大氣污染現狀相比,目前措施想要很快起到效果難度很大,一方面霧霾形成原因非常復雜,另一方面,我國傳統的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并不能很快發生改變,盡管各地都在抓緊推進煤改氣,但是其進程受到能源結構制約,隨著北方供暖開始,霧霾壓力將會更大。
對于造成京津冀地區如此嚴峻的空氣狀況的原因,多位專家均表示相關傳統重要污染源的貢獻率仍然居高不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法分會副會長、北京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常紀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現在的環境問題已經到了必須整治的地步,而且要下大力氣整治。”
他對記者坦言,除了機動車污染等重頭污染源,實際上我們現在的相關落后產能的生產設備也對污染的貢獻率較大,大氣污染治理實質上是能源結構的改革,這對我們來說有很有意義,應急預案只能解決短期內的大氣霧霾問題,長期來看,治理大氣污染必須完善相應機制,而不僅僅是應急措施。
環境保護部科技司司長熊躍輝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以鋼鐵行業為例,按理說鋼鐵行業作為一個高污染、高能耗、高資源消耗的行業,社會責任重大。但是根據對相關鋼鐵企業進行的全面大排查顯示,通觀200多家鋼鐵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問題上,差距相當大。可以這么說,70%以上的鋼鐵企業無法按照標準排放污染物,即70%都存在超標排污的問題。尤其是一些鋼鐵企業根本就沒有污染治理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