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
尋甸黃氏四兄弟系黑社會?
【對策】傳統媒體傳播謠言應追責
網 文
《當今云南現實中的鵝城:尋甸黃四狼和他的同伙們》等多篇網帖借用電影《讓子彈飛》中的頭號反派黃四郎,稱生活在尋甸縣城的黃氏四兄弟手下有打手,號稱“洪興幫”,橫行鄉里,無惡不作。云南某報大量引用帖文進行報道。
調 查
2011年3月,昆明某企業法人出資9萬元,委托“邊民”董如彬對與之有矛盾的黃氏四兄弟進行惡意炒作。當年4月,董召集段某、王某等人,共同策劃之后發布相關網帖。董還刻意安排網絡寫手撰文稱,黃氏四兄弟不是黑社會性質犯罪團伙“洪興幫”成員,使網上相反觀點形成交鋒,吸引網民持續關注。
警方查明,董等人發布相關帖子36篇,內容嚴重失實,網絡點擊量超過48萬次。黃氏四兄弟名譽遭嚴重侵害,起訴引用帖文進行報道的報社,法院判決該報社敗訴并公開致歉。
點 評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陳力丹說,傳統媒體若要轉發跟進網絡信息,有義務進行細致核實再報道。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新聞系主任丁和根認為,大多數媒體及從業者甄別信息真假并不難,關鍵在責任意識。現在有一些媒體為了“搶首發”,將時效性看得比真實性更加重要,幫助了傳言的擴散和傳播;甚至有一些媒體,明知道消息來源可疑,寧愿追求轟動效果,形成影響力之后再擇機發后續報道澄清,這是違背新聞職業道德的。在未來的制度建設中,也應當追究其法律責任。
造謠
湄公河慘案抓糯康是陰謀?
【對策】應第一時間成為事件核心信息源
網 文
2011年10月5日,13名中國船員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遇難。“邊民”在網絡上不斷發表如“湄公河慘案不是販毒案、刑事案,而是政治陰謀案”等造謠言論。
調 查
據警方不完全統計,董如彬共編造傳播相關不實言論443條,僅其中5條虛假信息即被轉發4852次、評論4194條,點擊達31.5萬次,混淆是非、擾亂視聽、誤導公眾,導致公共秩序嚴重混亂,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高墻之內的“邊民”表示,“我對這些不實、錯誤言論產生的后果沒有考慮太多,對參與湄公河慘案偵破的民警名譽、情感的損害,真誠表示道歉,愿意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