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社會發展民生改善
■緩解資源環境壓力,釋放人口紅利
記者:人口爆炸的引信被拆除,是否減緩了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矛盾?
翟振武:人口過快增長得到有效控制,有效緩解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我國是發展中國家,既要面對13億多人口的生存發展問題,也要面對有限資源、環境的人口承載能力。40多年來,我國由于計劃生育累計少生4億多人,大大減輕了人口過快增長對資源環境帶來的壓力。如果當初不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現在我國人口恐怕要達到17億—18億,人均耕地、糧食、森林、淡水資源、能源等將比目前降低20%以上,不僅資源環境難以承載發展的需要,而且經濟社會發展也不可能達到現在這個水平。
記者:人口問題的本質是發展問題。人口紅利的有效釋放,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哪些有利條件?
翟振武:計劃生育的推行,有力促進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社會進步。計劃生育轉變了人們的婚育觀念和生育行為,減少了出生人口規模,降低了少兒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減輕了對衣、食、住、行、教育、醫療、就業等方面的壓力,對促進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巨大作用。我國人類發展指數從改革開放初期的0.53上升到2012年的0.699,是進步最快的國家之一。
與此同時,人口撫養比不斷下降,勞動力比例持續上升,人口紅利凸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充分利用勞動力規模大、成本低的優勢,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工業和第三產業,實現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計劃生育功不可沒。
推進人的全面發展
■婦幼健康水平大幅提高,世界70億人口日推遲5年
記者:計生政策的實施,給億萬國人尤其是婦女兒童的全面發展帶來怎樣的改變?對世界人口與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
翟振武:我國始終將推行計劃生育與提高婦女地位、優生優育、提高婦女兒童的健康水平結合起來,大力開展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優質服務,普及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知識,依法保障女嬰和女孩的生存發展權利,促進社會性別平等,婦女兒童發展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我國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大幅下降,分別由1991年的80.0/10萬、50.2‰,下降到2012年的24.5/10萬、10.3‰。
我國計劃生育的成功實踐,也為世界人口與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它使世界70億人口日推遲了5年,為其他發展中國家解決人口與發展問題作出了表率,樹立了負責任人口大國的良好形象。
我國人口計生工作在國際人口與發展領域的影響力顯著增強,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理解和支持。
記者:為推進計生工作這個“天下第一難事”,廣大基層計生工作者做出哪些貢獻?
翟振武:執行計生政策40多年來,廣大人口計生工作者和各級計生協會會員歷盡“千辛萬苦”,說盡“千言萬語”,不畏艱難,埋頭苦干,堅定落實中共中央公開信精神。在他們的努力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配合下,計劃生育政策早已不是一句墻上的口號,而是真正走進了每一個中國家庭。
如今,他們大力開展關愛女孩行動、生育關懷行動和幸福家庭創建等活動,想方設法為計劃生育家庭辦實事、辦好事,推進“天下第一難事”向“造福百姓的甜蜜事業”轉身。
《 人民日報 》( 2013年11月12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