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評論
大贊“神曲”的同時,也有網友持批判態度
昨天中午,本報官方微博以“一身的河南話說唱!我是不是恁哥,當然是俺哥,走到哪都是俺哥!”為內容發布了《我是不是恁哥》的歌曲鏈接,共有200多名網友轉發,一時間“鄭州神曲”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不少網友大贊“神曲”,并用地道河南話留言評論。
網友“鄭州航院徐亞輝”:不聽不知道,一聽好嘞很!純正河南話,形象一類人。酒場上論兄弟,恁就是俺哥!
網友“貪心--戒戒”:聽住可得勁兒!
網友“楊張振”:全懂無壓力,有意思!
更有網友稱,“我是不是恁哥,如果你是鄭州人(鄭州長大的)一定能聽懂,而且聽著耳熟。”
“果斷轉發!”也是不少網友的呼聲。當然也有不少網友稱,創作者很有才,很幽默!
在侯健的音樂主頁上,有不少身在異國他鄉的鄭州游子,聽到這首用地道河南話創作的“神曲”后,不禁感慨,“聽到鄉音,倍感親切,特別想回家。”
更有外省網友,強烈要求侯健貼出《我是不是恁哥》的歌詞,聲稱要學習河南話。
最有創意的調侃要屬網友在侯健朋友圈中的發布評論:
“如何驗證你是不是資深鄭州人?快來回答一下問題吧!
“1.毛子哥是哪片兒人?
“2.歌里面說的是啥事兒?
“3.求毛子哥辦事的人,想賣的飲料叫啥名字?……”
在不少網友強烈推薦“鄭州神曲”的同時,也有網友對此持批判的態度。
有網友稱,歌曲的粗口不斷,格調低俗,這不是傳播河南的藝術,這個是高級黑。
也有網友表示,這歌詞有太多不文明的地方了!
對于網友提出的歌曲中最后一句“我是不是恁哥是……個球”,這個“球”字是“罵人”的話,用在這里不文明的看法,史不凡表示,“球”字在河南方言里是種俚語,并不是罵人的話,各地方言都會有虛字。“球”字是口頭帶出來的,只要在情緒表達之內,不出格就行,如果刪掉就有失原汁原味。
民俗學家
“神曲”很好玩、很幽默,注定受人歡迎
昨晚,大河報記者專門致電河南民俗學會副會長孟憲明,采訪前孟憲明專門聽了一遍《我是不是恁哥》。聽完后,孟憲明給記者回電話時,先表演了一段天津快板,然后特別歡樂地說,這首“神曲”很好啊,很幽默,聽了之后心情倍兒爽。
孟憲明認為,《我是不是恁哥》用的是天津快板的調子,大家都喜聞樂見,聽上一遍就能哼出來,而且歌詞用的都是河南土語,描寫的地點是西郊四廠,都是些司空見慣的現象,鄭州人聽了非常熟悉,“幽默風趣,貼近現實,貼近生活,同時又是無害的,所以這個東西注定是受人歡迎的。”孟憲明說。
采訪中,孟憲明也玩了把幽默,“如果鄭州能有20首這樣的歌,鄭州在全國就要紅了!估計模仿版就該出來嘍!”
而對于歌詞中爆出的“粗口”,孟憲明表示,并不是很粗俗的話語,是可以接受的。
掃描二維碼,關注大河報官方微信,回復“神曲”品品咱們的方言神曲。 記者 賀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