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被盜前的碑座。下圖:碑座被盜后,現場只剩下了光禿禿的地面。
最近,媒體在不斷報道著東城區法華寺私搭亂建的問題,引起了社會關注。而就在這一片混亂的大雜院當中,有市民向本報反映說,法華寺一處清代碑座被盜。
今年年初,市民宋大篪在法華寺拍攝到了這個碑座,但沒想到手機里的圖片竟成了文物遺照。今天上午,東城區文委尚未回應。
現場 碑座消失市民留遺照
位于原崇文區的法華寺(現東城區法華寺街65號到67號),于1989年成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如今古寺內外私搭亂建嚴重,30多戶組成一片擁擠的大雜院。
昨天,記者跟隨宋大篪通過法華寺街,鉆進一條狹窄曲折的小巷,來到古寺正殿西北側外墻下。“碑座以前就放在這兒。”發現碑座被盜的宋先生告訴記者。
據了解,文物被盜后,有居民報警,但又說不清楚碑座具體樣子,警方、文物部門都無法進行認定。好在今年1月11日,宋大篪為碑座留下了“遺照”。
從宋先生提供的資料圖片看,被盜文物為方趺碑座,四面磨角,碑座上呈現榫孔,但已經沒有了碑身,碑座正面雕刻二龍戲珠。
講述 曾遭損毀仍有人要買
記者看到,碑座不但長年風吹日曬,還與一座殘破的水池為鄰。宋大篪告訴記者,附近居民在此倒臟水,經常飛濺到碑座上,造成文物骯臟不堪、滿是污漬。
據附近居民講,街坊四鄰每天出來進去都會經過碑座,大家早就習以為常。大約1個月前,有街坊早起后發現碑座沒了,于是趕緊報警。
多位居民判斷,盜賊是后半夜悄悄潛入,趁居民們睡熟之時將碑座抬走。碑座重量大,最少也要四個人抬,并未被居民發現。
據一位在此居住30多年的女士稱,曾有人上門求購碑座,但遭到居民的拒絕,理由是文物是國家的東西,不能隨意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