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
手術前將再次確認
11時30分許,倫理委員會審核結束,“馮炯的通過了。”劉航說,初步定于下周三為他們母子做手術。
“馮炯的血管條件太差,很難做血管瘺。”劉航介紹,本月初馮炯曾因透析管感染出現發燒等癥狀,“如果這個透析管拔掉,他身上可能也插不進管了。”
所以腎移植可能是馮炯唯一的生路。
“捐腎的權利完全掌握在路米由自己手中,上手術臺之前還會向她確認意愿。”劉航表示,即使那時路米由不愿捐獻,手術也可取消。
鏈接
倫理審核實行“一票否決”
“倫理委員會召開時間不定期,視患者情況而定。”劉航介紹,在提交材料前,醫院就會審核供受者的親子關系,“既要用儀器驗證二代身份證,又要有地方派出所出具的親子證明。”
據介紹,本月初該院曾召開倫理委員會,路米由開具的親子證明因未明確標注親子關系而無效。
昨日共有8位倫理委員參加會議,其中包括醫院的律師和專家,共討論了8例腎移植手術和2例肝移植手術申請。
“首先由醫療科主任介紹法律條款。”劉航說,主要是告知哪種器官捐獻是允許的,之后是介紹供受者身體情況、專家倫理討論、律師審核材料,最后是參會專家投票。
據了解,倫理委員會實行“一票否決制”,如果有一位專家反對,手術也無法進行。
“主要就是為了避免器官買賣。”劉航說,昨日有一例腎移植手術因“親屬關系太過復雜”未能通過。據了解,未獲通過的供者,為患者同母異父的叔叔。記者黃穎(王叔坤)
實習編輯 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