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6日7時AQI指數為388,嚴重污染。圖片來源:上海環境監測中心
大霧與霾齊飛,天空共路面灰蒙一色。昨日的申城遭遇大霧濃霾鎖城,雙雙觸發橙色預警信號。17時,申城又發布空氣質量重度污染預警,并啟動相應的應急減排措施。而讓很多人失望的是,今天,這波污染更為洶涌,申城將再破六級嚴重污染線,環境專家表示,空氣質量回歸優良級別尚需時日。昨晚19時30分,氣象部門再次發布大霧橙色預警信號。伴隨著下周冷空氣的來襲,糟糕的天氣狀況有望有所好轉。
本周又見重度污染
霧霾攜手,“封鎖”申城。昨晨,由于空氣濕度加大,本市出現大霧天氣,大部地區能見度在100-200米之間,個別地區如崇明、奉賢更是小于100米,中心城區在2-3公里之間,整個城市可謂一片灰蒙蒙。
崇明氣象臺于4日23時20分率先發布大霧橙色預警信號,后于23時55分升級為大霧紅色預警信號。崇啟大橋通行因大霧受影響。隨后,上海中心氣象臺于昨日0時15分發布大霧橙色預警信號,到上午9時55分才解除;昨日17時,霾黃色預警信號更新為橙色。17時,空氣質量重度污染預警發布,預計今天污染物濃度仍將保持較高水平。
一個又一個預警不斷出現,當然因為空氣質量糟糕。事實上,短短四天內,本周已經第二次出現重度污染的天氣。昨今兩天,申城空氣質量狀況面臨污染“三級跳”,昨天13時,AQI上升至204,從中度污染上升至重度污染。截至18時,AQI已上升至244,受不利氣象條件和顆粒物輸送共同影響,申城空氣質量將進一步突破六級嚴重污染線。
遭遇今冬最大范圍霧霾
據悉,本次污染是入冬以來最大范圍霧霾。據中央氣象臺統計,近日我國已有25個省(區、市)不同程度出現霧霾天氣。其中,蘇皖等地最為嚴重,大霧的“重災區”位于西南及江淮地區。
環境專家分析,造成這波污染來勢洶洶的原因有三:一是不利氣象條件造成污染物持續累積。二是機動車尾氣排放,三是北方冬季燃煤采暖對空氣質量惡化貢獻較大。從這次申城污染來看,污染物是以本地污染物集聚為主造成的,雖然預警發布后采取了相應的減排措施,但這一切只能緩解持續惡化的趨勢,不能完全改變其狀態。
氣象專家也指出,本來秋冬季節是污染頻發季節,加上本市這兩天風力較小,風向也不幫忙,昨日的東南風還增加了空氣中的濕度,導致早晨大部分地區的相對濕度有90%以上,甚至達到近100%,更是為大霧的出現“煽風點火”。
市氣象局表示,從目前看來,今天氣象擴散條件沒有根本變化,空氣質量不會有明顯好轉,預計白天本市仍有中度到重度霾。9日自北向南冷空氣下來,本市將再度迎來大風降溫天氣過程,空氣質量會有所改善。
嚴重污染將視情況停課
前天下午4點,南京污染指數384,達六級嚴重污染水平,下午5點,由于空氣污染進一步加劇,經南京市政府批準,南京啟動最高預警級別大氣污染紅色預警。南京市教育局緊急通知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停課。
那上海會否啟動停課措施?市環保局表示,目前上海尚未啟動最高級別的嚴重污染預警,而按照4月出臺的《上海市環境空氣質量重污染應急方案(暫行)》,拉響嚴重污染預警后,市政府將視具體污染程度,決定采取學校和幼托機構停課、機動車擴大限行等措施。
不存在“放寬預警解除”
日前有媒體曝出本市“重污染預警解除條件放寬”,解除標準之一已從原有的連續3小時PM2.5小時濃度小于75微克/立方米放寬至115微克/立方米左右。這一消息引發不少市民的爭議。昨天,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放寬標準”一說并不準確,目前對于每次污染預警的發布和解除標準,尚在不斷優化調整之中。
12月3日18時,市環保局解除了高掛了47個小時的空氣質量重度污染預警。根據原定的解除方案,解除重度污染預警需滿足兩個條件,而當時預警解除并未在原有方案的范圍之內。市環保局解釋,此次預警解除主要考慮到未來一天空氣質量將回落到中度污染水平,并非刻意放寬預警解除條件。
市環保局還表示,其實污染減排、保護的相關措施,并非全部等預警發布后才啟動,預警解除后,部分措施也將延續一段時間。比如,在預警啟動前,在污染達到一定程度時,就已先期向教育部門報送信息,道路保潔工作啟動也先于預警發布。
編輯 黃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