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口:百萬只羊還不夠成都人吃
然而,再貴的價格,也抵不住成都人冬至吃羊肉的熱情。據簡陽羊肉美食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吃掉了80萬只羊,2011年為90萬只,2012年為100萬只。近3年來,僅簡陽一地羊的消費量就以每年10萬只的數量在上漲。
據簡陽畜牧局生產科科長鄭水明介紹,簡陽全市有860多家羊肉湯館,冬季前各商家還要從內蒙古等地購羊。“每年簡陽還要向外地送出大量的種羊,到甘肅等地養殖,然后再買回來。”黃甲麻羊產業協會負責人陳元軍也告訴記者,黃甲一地的麻羊今年有5萬只,但仍有3-4萬只的缺口。如果沒有外地羊,羊肉湯可能比現在賣得還貴。分析成都人“趕水消費”拉高羊肉湯價格
成都人為何對冬至吃羊肉情有獨鐘?老成都人張民對此有著自己的理解。“成都人歷來有‘趕水消費’的習慣,包括各種各樣的節日消費,例如在中秋吃大閘蟹,端午吃粽子一樣”。張民說,成都人在節慶日還有從眾消費的心理,而且大多數成都人消費非常感性。“這和成都人的性格有關,熱愛生活,喜歡抱團,想獲得文化上的認同。”
張民說,成都有培養“趕水消費”習慣的土壤,首先是消費比較便宜,無論哪種“趕水”,都不會陡然增加生活成本;此外,成都是美食之都,成都人從來不拒絕美食。
不過,成都人的“非理性消費”也是“雙刃劍”,促生了很多“潮汐式商品”——一方面它對于拉動經濟是功不可沒的,但弊端是某個時間段的集中消費致使物價可能在短期內突然拉高。
編輯 黃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