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未能轉變觀念
計量收費最大的阻力還是來自供熱企業,該負責人分析。
一方面,供熱企業沒有轉變觀念,很多企業認為按面積收費最劃算,保持現狀最簡單、最省力。供熱計量收費,不僅僅是裝一個表的問題,而是打破了原有的供熱系統平衡。企業要進行智能化的控制,技術上要有很大的改造。管理也更復雜、更精細。按熱量收費,每家每戶都不一樣,工作量會增加很多。
另一方面,供熱企業原來都是政府部門,缺少服務意識。有些供熱企業的經營理念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認為一旦按照表來收費,就把自己降格成為煤、水、電這些市場化的企業,真正變成企業了。實際上,供熱公司應該是為居民服務的保姆,需要供多少熱,就給多少熱,而不是你給多少熱,人家就必須接納多少熱。
這位負責人表示,企業應該算個大賬。節能的過程,大家都是贏家。同樣一批煤,原來燒的熱量只能供給1棟樓,通過改革,用戶少用熱,企業就可以給兩棟樓供熱了。不僅企業單位成本降了,而且客戶還多了,賺得不就多了?既降低成本,又減少投資,還擴大市場,企業這不是一舉多得么?
另外,電表是電力公司安裝的,水表是自來水公司安裝的,燃氣表是燃氣公司安裝的,而熱量表往往由開發商購買、安裝。開發商為節約成本,往往選用劣質的計量裝置。
除了供熱企業和開發商,一些地方政府在加強監管方面做得也不夠。有些地方和單位雖然安裝了供熱計量裝置,但收費管理機制不健全,沒有落實供熱企業對計量表購置、管理、計量收費等方面的責任,供熱計量收費工作進展緩慢。目前,這一切都沒有明確的責任追究。
今冬明春強制推進
仇保興分析,有些地方新建建筑不裝表;有些地方質劣價低的計量裝置大行其道,質量好的反而被擠出市場;還有一些不成熟的計量方法大量應用,使惠民工程成了面子工程、政績工程,為糾紛埋下了隱患。
“從這三個方面來看,是否實施計量收費,成了供熱計量改革的核心和關鍵。把計量收費問題解決了,不裝表、裝假表等問題就都解決了。”仇保興說。
為此,今冬明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強制全面推進計量收費。
對已經安裝了計量裝置的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供熱企業必須在今冬明春無條件實施計量收費。
對于各省建設主管部門,要把供熱計量收費工作納入到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中,明確各市指標任務,嚴格考核。對推進供熱計量收費工作不力的部門,特別是工程質量驗收監管部門,要嚴格追究一把手的責任。
“對于那些拒不實施計量收費的供熱企業,各地要依法給予處罰,該罷免負責人的就罷免。不改革就讓位?!背鸨Ed說。
住建部門將加大監管力度。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要認真執行“兩個不得”——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必須同步安裝計量裝置,同步實現計量收費。否則,不得予以驗收備案,不得銷售和使用。
對執行不力的或者沒有落實供熱企業選購、安裝熱量表的省市,住建部將約談政府分管同志和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同志,并給予通報。
對違反供熱計量強制性標準的規劃、設計、監理、施工、房地產開發等單位,要依法進行嚴罰,情節嚴重的要吊銷企業資質。
為調動群眾積極性,住建部還將完善計量收費價格激勵機制。(記者 陸婭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