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學霸”“門薩女神”……近日,網絡風傳一則所謂復旦美女大學生“全能型學霸”的報道,并附上了多張該女生的私人照片。昨晚,報道中的主角、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2010級本科生張安琪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網絡上鏈接的多數媒體,根本沒采訪過我。部分媒體刊登我的私人照片,也從未經我允許。對于報道的角度,對于無端的炒作,我非常失望?!?/p>
呼吁:媒體尊重隱私
12月23日,復旦大學舉行2012-2013年學年獎學金頒獎典禮,學校為此提供了包括張安琪在內的4位優秀獲獎學生材料。結果,出乎校方意料之外,所謂“美女學霸”的報道出現于網絡。復旦教務處的徐紅老師看見網上新聞后大跌眼鏡:“我們提供的是學生創新、科研的材料,為什么報道的重點會是‘美女’‘女神’‘學霸’?另外三名同學也很優秀,為什么只重點報道張安琪一個人,還配發所謂的‘美女照片’?”
記者查閱了張安琪的宣傳資料,除幾張校園生活照外,還有一行字“門薩俱樂部會員、五年專業模特經歷”(門薩:一成立于英國的智力測試國際組織,號稱世界頂級智商俱樂部),她也因此便被網絡炒作成“美女”“女神”。兩天來,張安琪不勝其擾,每天進出食堂、圖書館,就會有人投來異樣的目光。為躲避肆意炒作,她的手機大部分時間處于關機狀態。記者通過復旦校方、學院、系多方才聯系到張安琪,她說:“我就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喜歡搞學術、科研,希望一些媒體不要捕風捉影,請尊重我的隱私權?!?/p>
成就:源于加倍努力
復旦化學系教師陳萌從張安琪大一開始就是她的科研指導老師,他介紹說,張安琪的可貴之處在于對科研的興趣和執著。進入復旦后的第一個學期,張安琪就加入了陳萌的課題組,走進實驗室開始對納米顆粒合成的研究。為了對一項研究進行綜述,她在一年內翻閱了幾千份文獻,如此巨大的工作量,一般的教授學者也難以完成。從大二開始,張安琪主要從事納米材料的合成以及光學特性模擬工作,常常起早貪黑,每天工作達16小時,整個春節假期,她幾乎一天到晚泡在圖書館里。終于,她的努力得到收獲,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了5篇SCI論文。對網絡的報道,陳萌異常反感,他說:“張安琪的優秀在于其科研精神,這與她的長相無關,更與是不是做模特無關,為何媒體喜歡捕捉這些風馬牛不相及的事,難道只為博取眼球?”
教師:勿低俗娛樂化
復旦化學系教授鄭耿峰長期關注張安琪的學業和研究,他看到網絡上的一些鏈接更是氣憤,“難道大學校園里,人們只關注美女帥哥;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難道不比穿著、長相之類的事情重要嗎?”鄭耿峰呼吁:“請媒體不要低俗化、娛樂化大學校園、大學師生,這樣做,有可能會害了一名優秀大學生?!?/p>
本報記者 張炯強
【相關鏈接】
昨晚,張安琪參加新浪微訪談時坦言:“我從來沒覺得自己特別聰明或者是什么女神,我只是專心做好自己的事。我覺得最引以為豪的,不是智商或其他別的,而是努力的一股韌勁,以及對科研夢想的堅持。
網友:如何成天才中的天才?
張安琪:如果我是大家眼中所謂“天才”的話,我可以很確定地說,“天才”絕對不是輕松就能成功,而是需要拼了命地努力。在之前的科研中,我經受了很多挫折,但我從未有過放棄的念頭。
網友:你的遠期職業規劃是什么?
張安琪:我已經決定終生從事科研工作了。所以等到讀完博士之后,我希望成為一名教授,可以找到一片凈土,追求我的學術理想。
網友:父母在你的學習方面對你有什么影響?
張安琪:小時候媽媽經常告訴我,“你是這個家庭的三分之一,就應該干三分之一的活?!蔽覐男【土晳T自己做飯洗衣縫紉,自己解決各種困難。所以長大以后,我也可以自己去完成挑戰,克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