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難兄弟們特意拍下合影
當年,振浩覺得,那是生命中最難熬的一段灰色的日子。當時他還不知道,在他的同班同學里就有好幾位遭受了同樣的侵害,這些少年都和他一樣,獨自忍受著心理的折磨。直到有一次在宿舍閑聊時,一位男生終于忍不住試探著提及了張大同的行為,這時候他們才發現自己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相同的遭遇使他們成為了患難與共的兄弟。他們將這個秘密共同保守了十幾年,直到去年,他們中間有7位決定站出來,在微博上實名舉報張大同當年的行為。
那年夏天,學校拍攝高中畢業照,這些受過侵害的患難兄弟們特意在一起拍下了一張合影。
令怡冬印象很深的是張大同就站在很近的地方。“從我的感受,拍這張照片是一種沉默的反抗吧,我們沒有勇氣正面反抗,站在一起可以暗示張大同,我們互相之間交流過,我們知道他做了什么樣的事情。”當時的張大同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十幾年后,正是這張照片中的7個人再一次并肩站出來,實名揭發他的行為。
站出來希望社會對此類事情零容忍
發起這個提議的是怡冬,他遇到的一件事讓他感到,自己無法再保持沉默。
2011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橄欖球隊有人指控,球隊助理教練桑達斯基多年性侵未成年男孩。隨后的調查表明確有其事,還發現球隊主教練喬·帕特諾對助理教練的惡行早就知情,卻隱瞞不報。這位主教練任教長達46年,戰績輝煌,聲望崇高,當地甚至為他塑了銅像。事情曝光后,他一夜之間從公眾偶像到身敗名裂,大學將他開除,銅像也被拆除。
一個德高望重的人,只是隱瞞了助手的行為,他會得到這樣的一個待遇。這對怡冬觸動很大,他第一次感到,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自己做了張大同的幫兇。“對這種事情社會應該零容忍,如果我說出來,后面會少一些人遭遇我同樣的事情。”
怡冬發起提議之后,受害者們經過了漫長艱難的心理斗爭,終于決定實施舉報。去年6月,由怡冬牽頭在微博上發出了舉報帖,其他受害者隨后以實名跟帖,證明事件的真實性。他們還公布了一個郵箱,起名叫“勇敢的心”,呼吁有同樣遭遇的校友給他們寫信,一起來揭發性侵者。隨后,他們收到了許多來信。盡管他們早就猜到,被張大同侵害的學生不會只有他們幾個,但來信人的年代跨度幾乎有20年,這一點還是讓他們感到震驚。
14歲以上的男孩沒有法律保護
但他們遺憾地發現,法律無法給張大同任何處罰。在我國現行的《刑法》中,強奸罪只有在受害者是女性時才成立,而猥褻兒童罪只適用于14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所以,如果是14歲以下的男孩,即使遭到強奸,也只能以猥褻兒童罪起訴,一旦超過14歲,就找不到任何法條來維護自己的權利了。
雖然無法追究張大同的法律責任,但受害者們的網上舉報,迅速引發了廣泛關注。面對校方調查,張大同承認了自己的所作所為,第二天,學校就宣布將張大同免職解聘。那張照片里的少年們終于在多年之后,用自己的勇氣回擊了性侵者。之后,他們謝絕了所有媒體的采訪,回到了如常的生活當中。
但是最近,另一張照片的出現讓他們感到,事情還沒有結束。這是張大同和一群學生的合影。雖然他被學校免職,但卻又被多家培訓機構聘請為指導老師。一個在20年里曾侵犯多名學生的人,還能繼續以名師的身份近距離接觸孩子,這讓當年的受害者們感到,他們有必要再次站出來做出提醒。
怡冬說:“沒有法律來懲罰他,我已經非常失望了,能夠讓他再有機會接觸未成年的學生,我覺得是一種失敗。在美國,性侵方面的犯罪人,基本上可以說是一輩子翻不過身來的。”
付曉梅是北京市朝陽區檢察院的檢察官,她曾經辦理過6起男孩被性侵的案件,深感法律空白帶來的尷尬。在付曉梅看來,香港地區2011年開始實施的“性罪行定罪記錄查核”制度值得借鑒。政府提倡在涉及未成年人的崗位招聘時,要求應聘者提交自己的性犯罪歷史記錄。這份記錄只要本人到相關部門就可以很方便地辦理。有性犯罪史的人不可能拿到清白的記錄,自然也就會知難而退。據央視《新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