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雕龍寶座
清康熙年間重建太和殿時,安置了這把金漆雕龍寶座,此后也成為歷代清帝的“龍椅”。寶座通高172.5厘米,座高49厘米。然而,隨著大清王朝的衰亡,這把盡享尊榮的寶座也曾被丟棄淪落。1915年,夢想稱帝的袁世凱用一把中西式結合的高背大椅替換掉了原來的寶座。1959年,故宮專家朱家溍先生根據舊照片在存放破舊家具的庫房重新找到了這把龍椅。1963年至1964年,故宮博物院集能工巧匠,用一年多時間將其修復完整,寶座才在太和殿上重放光彩。
場景三:鐘表館內 大肥貓悠閑散步
據單霽翔介紹,故宮博物院長期以來連續開放,因照顧觀眾參觀,部分展廳或展柜不能及時排險整修,面臨服務設施更新緩慢、設備耗損嚴重等問題。利用閉館一天的時間,可以更加全面地整修排險。
珍寶館內的大禹治水圖玉山子,由清乾隆皇帝欽定,一直安放在寧壽宮樂壽堂內,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歷史。單霽翔表示,利用這個難得的閉館時間,“大禹治水”玉雕展柜將進行照明燈具更換和維護工作。該展柜制作于2004年10月,位于珍寶館展區樂壽堂后殿,地處位置重要,觀眾流量集中,維修空間狹小,一直不便于進行日常維護。另外單霽翔還透露,珍寶館自2004年以來還從未更換過展覽,今后考慮半年或一季度就重新布展一次,讓故宮更多珍寶與觀眾見面。
在閉館日當天,故宮博物院還拆除了鐘表館檢票室的彩鋼房,將來會更換為與院內建筑風格相一致的安檢房屋。就在工人拆除彩鋼房的時候,一只肥碩的大貓走出來在院內散步。據故宮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院內這種流浪貓有120多只,都做了絕育手術,平時主要靠員工們義務飼養。“現在閉館沒人,它們都出來散步了。”工作人員表示,其實這些貓也并非純吃閑飯,鼠患是木結構古建的一大威脅。而有了這些貓,老鼠基本絕跡了。
■
故宮城墻明年大修
昨天,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透露,今年將利用周一閉館日等時間,對故宮城墻進行全面“體檢”,查找病害,制訂修繕方案。明年將對城墻啟動全面修繕。單霽翔表示,在國外一些古建類博物館參觀,經常會看到工人在景點內維修,今后故宮也要開展這種常態化的修繕。在此他特別提到故宮內古建上的雜草,必須要定期進行清理。特別以預防為主,在每年春秋雜草落籽前都要進行一次清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