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四大原因導致報名爆棚
市少年宮招生為何如此火爆?昨天,記者就此事采訪了相關負責人和教育專家,請他們分析個中原因。
●老生新生未分開
市少年宮黨委書記張萍分析,此次招生,市少年宮沒有將老生和新生分開報名,可能是導致家長爆棚的一個重要原因。
“自市少年宮遷新址的消息傳出,很多老學員希望跟過來繼續學習,授課老師也希望自己的學生有一定的延續性。”張萍解釋,“可是,如果先讓老學員報名,就不能為新學員提供充足的學位,這是不公平的。”此前,市少年宮也曾開展過調研,結果顯示:大多數家長都認為老生應和新生一起報名,否則,新生的名額會很少。所以,分開招生的想法被否掉了。
●家長報班認牌子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桑錦龍認為,市少年宮報名擠破門檻,是因為“家長們太認這塊牌子”。
他說,五六十年來,北京市少年宮培養了20多萬名少年兒童,活躍在各行各業之中,其中不乏享譽全國的著名藝術家、演員、科學家、體育運動健將。如今,這里已成為優質校外教育資源的一個品牌,在老百姓中具有良好的口碑。
近些年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需求也水漲船高,很多家長不再滿足于升學考試科目的高分,開始追求對孩子藝術、體育、科技等方面素養的培養。所以,像市少年宮這樣的公辦優質校外教育資源勢必受到家長追捧。
●培訓“物美價廉”
相比社會培訓機構,市少年宮收取的學費便宜得多,可謂“物美價廉”。
以市少年宮的兒童畫班為例,這里每課時收費20元,每周兩課時,一學期下來16次課,共計640元。而這個價錢,在社會培訓機構,也就夠上兩三次課。
●現有資源稀缺
據統計,包括市、區、街道舉辦的少年宮、科技館和少年之家在內,目前本市具有公辦性質的校外教育機構只有50多家。而全市4歲半到18歲有需求接受校外教育培訓的青少年至少有百萬。這種優質校外教育資源與家長學生需求之間的矛盾,直接導致了市少年宮報名難。
業內人士預測,隨著減負、不留作業等舉措的逐步實施,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校外教育質量,中小學生課外時間將成為令人頭疼的一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