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的長水機場至今剛啟用一年多,年旅客吞吐量達到2900余萬人次。然而,從去年年初開始,這個號稱“全球百強”機場,卻連續曝出上萬旅客滯留、航班大面積延誤、應急機制不健全等事件。近日,有消息稱云南準備再建一個備降機場。對此,規劃局予以否認,相關責任人表示只是傳言,他們目前沒有此項計劃。
現狀
“霧鎖長水”頻現
被譽為“長腿機場”
上萬旅客滯留,吃住行無法解決、焦躁的情緒無人安撫……2013年一年中據不完全統計,長水機場至少出現過3次因為大霧天氣而造成的航班大面積延誤事件,“霧鎖長水”屢屢上演。從選址、硬件配套到應急機制,長水機場頻遭質疑。有人質疑,為何長水機場屢遭極端天氣困擾,是否因為選址不對?
還有乘客給長水機場給起了個名字,叫昆明“長腿機場”。是因為這個機場特別大,服務設施又不夠健全,旅客從機場的一頭走到另一頭腿得夠長,否則要么是累壞了,要么是趕不上航班。如何破解長水難題?
求證
規劃局稱無計劃建備降機場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在云南省兩會上,昆明市副市長楊勇明透露,昆明準備建設備降機場,目前正在選址。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長水機場啟用沒多久,二期工程還沒建完,老機場巫家壩何去何從還未有定論,此時籌劃建設新機場,令許多人不解。
昨天下午,記者向昆明市規劃局求證,規劃局的相關責任人表示:只是傳言,目前我們還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東西。另一位昆明市規劃局的工作人員說,他們目前沒有此項計劃,這個想法都沒有。
聲音
世界各國沒有因天氣增建機場的
有人質疑過昆明長水機場的選址存在隱患。就地勢來看,機場雖然海拔很高,但周邊被起伏的山巒包圍著,相對地勢較低,更像是建在了小洼地里,一旦遇到冷暖空氣交匯,就很容易形成霧氣。
對此,中國民航大學教授張獻民表示,從世界范圍來看,建設備降機場都是因為原機場吞吐量及承載量不足,還沒有聽說過因為天氣原因增建機場的。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提高長水機場的應急機制,考慮利用別的城市機場備降,當然這些都需要慎重考慮,仔細論證。如建在什么地方合理、現有的機場能不能承擔這個作用、周邊能不能互補,都需要進一步論證。
老機場恢復運營成為備用機場
其實,位于昆明市區東南部的前民用機場——昆明巫家壩國際機場可以作為互補的機場。
在近日的云南省兩會上,目前已知有兩位省政協委員提出了“建議保留和啟用巫家壩機場作為長水機場備降機場”的提案。云南省政協委員、云南省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學院教授楊衛平提出:要把巫家壩機場規劃到別的用途上,是非常可惜的事兒。用了那么多年的機場,有很多附屬的基礎設施,全部扔掉,非常浪費。
昆明巫家壩國際機場1923年投入使用,2012年6月28日起停止營運,是中國第二個機場,二戰時曾為飛虎隊的主要基地和司令部所在。該機場曾經是中國最重要的國際口岸機場和全國起降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之一,并且是中國西南地區的重要樞紐機場。
規劃
市政府計劃將老機場
打造成城市新中心
但目前,昆明市政府計劃將巫家壩機場重新開發。今年1月17日,《昆明巫家壩新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出爐并公示,巫家壩片區將被打造成具有高原特色的城市新中心。昆明市官渡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李寧表示:要帶動周邊高端酒店、購物娛樂、金融服務等產業發展。著力將中心城區升級為主城東南門戶的現代化城市精品商務及居住區。
昆明市規劃局表示,比起重新啟用老機場,將這塊地建設城市新中心更有價值,另外,巫家壩機場會與長水機場產生空域沖突。
對此,中國民航大學教授張獻民說,協調兩個機場使其不要相互干擾的確難度很大。將巫家壩機場作為一個備用機場,可能造成很大的浪費。并行的話,需要考慮空域資源的分布、兩個機場的定位和布局問題。
啟示
建機場須進行科學論證
老機場、新機場和傳說中的備降機場,是新建、是啟用?懸念何時能有答案?從中也能看出這樣一種思考方式:老機場吞吐量不夠,建新機場;新機場常遭遇極端天氣,再建一個。解決問題是不是總要推翻重來、另起爐灶?如果機場建設之前能夠經過嚴謹科學的調查論證,如今的這些麻煩事兒就會少了。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J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