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涼山的孩子三四歲就開始干撿柴等家務活
則日哈的4個年幼孫輩在吸毒身亡的父親遺像前
大孩子帶小孩子,在當地是傳統
孫子作日的同學們手關節都凍得變形了
剛被遣送回來的吉曲阿牛說,他們要不了多久就會再次出外打工
大涼山童工的另一種人生
記者調查發現毒品和艾滋病加劇貧窮一名被遣返的童工稱打工再苦也比在家受苦受窮好
“就在深圳一批年幼童工被遣送回大涼山后不久,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警方近期出動大批警力,在路上又攔截了35名正欲外出打工的少年。這些被攔截的十幾歲少年為此十分沮喪,準備接孩子回家的家長們臉上也露出了不滿和不屑:“出去打工至少能吃飽飯,為什么不讓出去?” 理由聽上去簡單粗暴。但接下來幾天,記者深入大涼山,所見所聞令人不禁心酸。”
16歲的“老工人”
似乎是造物主最糾結的一次創作:大涼山,一個常與貧窮、落后、苦痛等字眼相連的名字,同時又是一個與令世人驕傲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緊緊相連的名字。最近,這里爆出兒童大量外出打工被遣返的消息,讓這里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追蹤著被遣返童工們的足跡,記者來到了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簡稱涼山州)。
1月8日中午,在從涼山州西昌開往昭覺縣的長途客車上,記者認識了剛剛被廣東省勞動部門遣送回來的一名童工,彝族女孩吉曲阿牛。很顯然,她一點也不想回到大涼山。
“我都16歲了,為什么也要把我送回家?”吉曲阿牛似乎怨氣十足。“我太倒霉了,正好被抓到。還有許多年齡比我還小的人,藏起來了怎么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