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被環保部列入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名單,為何信息不能公開?
湖北省武漢市近期發布該市有史以來最大的環保罰單——“某企業”廢水超標排放被罰121.5萬元。當地市民王先生了解后,找到有關部門要求公開企業名稱。今年1月17日,王先生終于收到武漢市環境保護局的回復,稱被罰企業,屬于不宜公開單位,有關其名稱、地址等具體信息不予公開。于是,王先生向環保局提出了以上質疑。之后,武漢市環保局宣教中心副主任接受采訪時回應稱,“該企業生產的產品性質敏感,該局這樣做是為了保守國家機密。”
縱橫點評:環保局給排污超標企業開出最狠罰單,本應贏來掌聲,卻因為不公布企業名稱惹來非議,弄巧成拙,讓人惋惜。公布企業名稱就會泄露國家機密,進而危及國家的利益和安全嗎?這種搪塞之辭顯然難以服眾。信息時代,國家機密不是萬能的擋箭牌,無法幫企業“隱身”。公眾質疑當前,只有依法信息公開,才能贏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