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處在自媒體極為發達的時代,接受信息時,往往包含自己的判斷和期望。在搜索一天無果后,出現了一條“越南發現飛機,上面有幸存者”的謠言,后來證實是網友為了“祈禱”而編造的。這條謠言大量地在微信朋友圈里被轉發,因為大家都希望飛機沒事,正好看到這么一條“迎合”自己期望的,出于善意就轉了,體現出自媒體在判斷、把關方面的能力較弱。
此次事件中,許多媒體的官方消息也出現紕漏,民眾出于對媒體的信任進行轉發,就造成了假消息的大面積擴散。這一方面因為如今的新聞大戰都在求“快”,沒有完全按照發布信息的流程進行把關與核實。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事件的特殊性。事件發生在海外,沒有任何目擊、親歷者,又涉及航空這種專業性極強的領域。大家“空有力量,但使不出來。”而且目前已涉及11個國家的軍隊、海事力量,越南、馬來西亞、美國……都參與其中。各國掌握的情況,發布的信息之間存在著矛盾和沖突,又沒有最高層的機構進行統籌,往往出現“新信息否定舊信息”的情況,也屬于正常。
我認為這次事件中出現的“謠言”是比較單純的,并沒有大量網友在蓄意制造謠言。因為目前大家并不信任個人的說法,想要造假也不容易,說是來自某個國外媒體的消息,到那個媒體的網站上看一下,就立刻可以分辨出到底有沒有。我們也可以看到雖然真假消息滿天飛,但勘誤、修正的速度也非常快,即便有虛假消息產生,也會被迅速查證并終結。本報記者魏婧
只有事實和真相可以讓謠言不攻自破
崔麗娟(華東師范大學應用心理學教授):當你不明白一件事情,而這件事又非常重大時,人就會有極大的好奇心想去知道,現在恐怖襲擊還是很多的,一架飛機畢竟牽扯到很多人命,卻一直又沒有找到,于是就有了各種各樣的猜測。就像警方在破案的過程中,不會放掉任何一絲線索。現在官方渠道沒有足夠有價值的信息,人們又迫切希望知道,于是就會自己去搜集拼湊各種蛛絲馬跡,展開推斷和猜測。
例如關于假護照,大家確實知道馬來西亞在護照方面是不聯網的,也就給造謠者提供了利用的契機。而像昆明事件人們之所以容易聯系起來,主要就是時間線索,畢竟前后發生的太近了,又恰逢兩會正在召開,這都成為一些人推斷的依據。
我想謠言主要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有意為之的,可能有一些人是別有用心的,甚至是被某些組織或勢力所掌控,目的就是趁機讓人們和社會亂起來,這種毫無疑問要強烈譴責和堅決杜絕;另一種可能只是在做自己的一番推斷,甚至隨意設計一些情景,太沒有分寸了,這些人的心太冷漠了,拿這么大的事開玩笑,對家屬造成二次傷害,這種讓我們感到很憤怒。
要想不讓謠言發生,不讓壞人利用,最好的方式還在于官方及時公布信息,只有事實和真相可以讓謠言不攻自破。本報記者 宗媛媛
建議
任何沒有出處Link的消息都是耍流氓
——節選自知名網友和菜頭發表于“槽邊往事”的文章《別刷了,都睡吧》
……
那么多人擠在網上刷新,傳播的都是各種毫無意義的垃圾。
一個異常簡單的判定標準是,任何沒有出處Link的消息都是耍流氓。
所有現在的喧囂和熱鬧都是暫時的,你不相信的話,請回答一下我:2012年7月5日法國人提交的調查報告里,法航447航班墜毀的原因是什么?
在2009年6月的第一個星期里,世界也如同今天一般喧囂熱鬧。每個人貌似都很渴望看到結果,獲悉真相。那不過是對于自己被排除在社會公共話題之外的恐慌而已,這正如今天的記者寧可放出錯誤的新聞,也不肯晚于其他競爭對手發布消息一樣。
……
警方表示密切關注
本報訊(記者安然)從3月8日晨,馬航MH370航班“失聯”至今已超過48小時,從航班去向到護照疑云,從恐襲猜測到家屬反應,雖然各類消息紛至沓來,但權威機構的發聲始終惜字如金,于是傳言四起,一些謠言應運而生。不少公眾在微博微信上吐槽:“我的屏幕被謠言刷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