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
換了高壓鍋 米飯才會熟
在獨龍江隧道工地第一眼看到周芹菊時,她正在為公司六七十人準備午飯,看她的動作十分麻利,一大盆土豆幾分鐘就切完了。她向記者介紹說:“3年前我就跟隨云南省路橋一公司到達獨龍江隧道工地,主要是為工地上六七十人做日常的三餐,我30多歲了還沒有到過海拔這么高的地方,這里最冷的時候有零下10度左右,剛來時很不適應,我做飯菜也20多年了,可是在這么高這么冷的地方還是第一次,剛開始時就連米飯都沒有煮熟過,一直都沒找到原因,天天都被師傅們數落。后來才知道是這里海拔高氣壓低,用日常的炊具在這里是煮不熟米飯的,換了高壓鍋后才行。”
5個多月才理了一次發
開挖班41歲的師傅張孟拴來到工地5個多月,說起剛到獨龍江隧道工地他還會感到有點頭暈胸口不適。張孟拴是河南人,生長在平原地區,沒來過海拔這么高的地方,來前只是聽老鄉說來云南高原工作,但是沒想到海拔這么高,突然間到了這么高的地方適應不過來,還有點高原反應,每天頭都是暈的,晚上睡覺醒來,全身都沒有力氣。在這里最難受的還是大雪封山的時候,一封就是半年,想要去趟貢山縣城實在是太難了,他來了5個多月就下去過兩次,一次是去縣城給家里匯錢,還有就是“上星期開山了,才去縣城理了次頭發”。說完后,他摸了摸自己的頭。
以后隨時都可以回家了
肖玉梅,36歲,獨龍江鄉人,1993年離開家鄉,自此很少再回,因為交通不便,早先幾年回家還得靠走。昨天在現場,翹首以盼,隧洞那頭的獨龍江鄉有她的眾多親戚朋友,她希望通車后,家里能買張車,帶孩子回獨龍江多走走親戚,想什么時候回,就什么時候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