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說,歷史上都寫著中國的靈魂,指示著將來的命運。辛亥百年,百年間滄桑巨變。在這秋日,回望百年,你腦海會蹦出哪些詞匯?這百年,給我們哪些啟示?
辛亥百年:思想大解放 “中國道路”贏得世界尊重 (2)
本報記者 陳振凱
【字號 大中小】
E-mail推薦:
將舊民主主義革命轉(zhuǎn)變?yōu)樾旅裰髦髁x革命;
將新民主主義勝利引上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軌道;
改革開放,成功探索出一條將中華民族領上偉大復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其間,歷經(jīng)坎坷,多有犧牲,但中國共產(chǎn)黨人意志彌堅,始終在振興中華、走向文明復興的最前沿!
百年來,在與浩浩蕩蕩“世界潮流”同行的中國道路上,中國人民經(jīng)歷巨變,在重塑中華文明輝煌的韌性戰(zhàn)斗中,一次又一次將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這三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偉人鐫刻在自己永恒的心靈中。
辛亥革命、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三大巨變,一脈相承。中國和中國人展現(xiàn)出追求文明進步的巨大活力。
回頭看這百年,有一條歷史走向異常清晰,這就是:百年前那個羸弱不支、沉疴難愈的龐大國家,站起來、富起來、靚起來,向世界展示著一個精倫無比的文明進步故事,向人類共同的文明進程貢獻上她獨特的發(fā)展智慧……
(3)道路:在永恒創(chuàng)造中拓展
別人的腳走出的路,不會送我們到達目的地。自辛亥革命起,中華民族就孜孜不倦鍥而不舍追趕世界潮流?!爸袊鴳獙θ祟愖龀鲚^大貢獻”還依然是我們壯懷激烈的文明情懷嗎?
民國初建,孫中山提出民族獨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的美好主張。在《建國方略》中,他更是為中國的現(xiàn)代化勾畫了前所未有的藍圖。
美好理想和正確道路有時無法兼得,從前者到后者,誰也替代不了中國人跳躍那條“卡夫丁峽谷”。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中國找到了走向獨立、民主、富強的自己的道路。中國人的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最具真理性的不僅在于她對人類歷史發(fā)展普遍規(guī)律的揭示,還在于她讓中國人學會“自己找路,走自己的路”。自從中國人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中國人的創(chuàng)造性勃發(fā),中國道路越走越寬廣。
“農(nóng)村包圍城市”、“論十大關系”、“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走自己的路,中國的發(fā)展日新月異,整個世界的文明形態(tài)也為之一變而精彩紛呈、別開生面。
學者張維為認為,人類歷史上,只有千萬人口量級國家、上億人口量級國家崛起的經(jīng)驗,沒有任何為十多億人口量級的中國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提供的先導經(jīng)驗。而惟其如此,中國人走自己的路就更有文明進步的大價值,對人類文明創(chuàng)造的共同進程就更有大貢獻。
中華民族不缺少歷史意識和世界眼光,這是辛亥革命對中國人的巨大賜予。放眼世界,目光四射,去發(fā)現(xiàn)和汲取人類先進文明的成果,聚精會神心無旁騖去尋找和開拓適合本民族特點的文明進步道路,這是辛亥革命之后中國人行為的兩大特征。在這當中,將兩者有機結(jié)合起來的,正是中國人自覺的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意識。
三年前,北京奧運會上的那個“和”字,已將中國發(fā)展道路的“和諧”理念傳之四海。今天,只要既順應世界大勢,勇于融合、借鑒,又堅持走自己的路,中國人對世界對人類的文明進步的貢獻會越來越大。在人類文明的最高精神價值層面,中華民族不會缺少一個理應占有的位置。
辛亥百年后的今日,“中國道路”贏得世界關注和尊重,中國人更加樹立了堅持“中國道路”的信心。
百年滄桑,中國逐步實現(xiàn)著孫中山民族獨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的美麗構(gòu)想;以辛亥百年為契機,善于總結(jié)和反思的理性中國人,必將從辛亥百年的豐富文明積淀中汲取更大的力量,為走上文明進步的更高境界做好沖刺、跨越的準備!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边@是中華民族復興的永恒警世鐘!
來源:人民網(wǎng)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