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4日,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第二次對接成功。這是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內的畫面(11月14日攝)。王建民攝圖片來源:新華網

11月14日,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第二次對接成功。這是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內的畫面(11月14日攝)。王建民攝圖片來源:新華網
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最新消息,“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于14日20時成功完成第一次太空分離、第二次太空交會對接任務。從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分離,到二次對接鎖緊完成,全程約半小時。按照飛行方案,第二次交會對接后,兩個航天器再次構成的組合體,將在繼續飛行2天后分離,“神舟八號”飛船計劃于11月17日晚返回地面。
北京時間9月29日21時,我國自主研制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11月1日5時,中國“長征二號F”遙八運載火箭將“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升空。11月3日凌晨1時36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八號飛船順利完成首次交會對接,中國載人航天首次空間交會對接取得圓滿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在二次交會對接前,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的組合體要重新進行轉向180度,轉回天宮在前、飛船在后的運行狀態。而之前11月3日第一次交會對接則是采用飛船在前、天宮在后的姿態。二次交會對接前飛船的分離形態,與二次交會對接后飛船最終撤離天宮的方式也不相同。
二次交會對接前,組合體進行180度調頭,飛船正飛分開。而最終撤離返回的時候,組合體不再調頭,飛船采取倒飛撤離,即直接從前面撤離。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副總工程師李劍介紹,選擇這樣的方式,主要考慮光照條件并保持與第一次對接姿態一致。
神舟八號飛船返回后,天宮一號運營管理工作即交由運行管理委員會負責組織實施,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展歷程中又一個重要事件,標志著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由短期飛行邁向長期運營階段。
根據運營管理委員會制定的規劃,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長期運行管理期間的主要任務是:建立長期在軌運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載人空間試驗平臺,為交會對接任務進行準備;開展空間科學實和空間技術試驗,為建造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積累經驗。
來源:中國網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