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促電影產業迎來“發展的春天”
——電影產業促進法征求意見稿將公布征求公眾意見
電影產業促進法征求意見稿15日將在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上公布,征求社會各界意見。降低準入門檻、嚴禁虛構票房、放映時間不得插廣告、加強公益服務……征求意見稿對規范電影市場秩序,促進電影市場健康發展的各個環節做出了規定。
降低準入門檻
據介紹,此次立法目的是為了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征求意見稿由廣電總局起草,報請國務院審查,并聽取了各有關部門、地方人民政府和專家學者的意見。
征求意見稿不再要求從事電影攝制業務的企業“有符合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認定的主辦單位及其主管機關”,對社會資本投資電影攝制等業務不作限制。同時,還減少了行政審批,并要求加強信息公開,便于投資者了解相關信息、避免重復投資。
立法嚴禁虛構票房
“偷票房”“挪票房”“虛報票房”……一系列“票房門”事件,折射出中國電影市場對票房的“畸形追求”,影響了電影產業的健康發展。
針對此,征求意見稿規定,電影院不得偷漏瞞報票房收入;加盟電影院線的電影院,應當安裝符合國家標準的計算機售票系統。同時還規定,對偷漏瞞報票房收入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予以處罰。
有關專家表示,電影票房是影片市場效果的客觀反映,也是衡量一個國家電影產業發展水平與形勢判斷的重要依據。在一些情況下,還影響著投資者對上市影視公司盈利能力的判斷,因此應該通過立法促進票房數據的真實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