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也積極行動起來。初步統計,截至4日上午,甘肅、江蘇、安徽、山西、湖南、新疆、黑龍江、西藏、湖北、青海、福建、浙江、云南、江西、北京、山東、寧夏、天津、吉林、貴州等20多個省份向社會公布了具體實施細則,許多規定從細節入手,具有可操作性。
--北京提出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調研,陪同的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不超過5人,市領導參觀展覽、觀看一般性文藝演出以及出席其他文藝活動一律不作報道。
--湖南提出,嚴禁豪華裝飾公務用車,逐步換乘國產自主品牌汽車,省領導不得擔任書刊、影視片的主編、編委、顧問等職務。
--山東提出省委常委到基層一律在定點賓館住宿,不住超規格套房,內容相近、時間靠近、與會人員重疊的會議,可合并套開或接續召開。
--安徽提出每月第一個完整周為無會周,要求省委省政府負責同志每年深入基層調研時間不少于30天。
--湖北提出,多進行一些不打招呼、不作事前安排的隨機性調研,每年農忙季節和防汛抗旱時期,除特殊情況外,不召開全省性會議。
……
一個月來,伴隨“八項規定”的深入貫徹落實,基層干部群眾感受到了身邊的變化。
“長期以來,一些基層干部忙于迎來送往、推杯換盞,喝壞了黨風喝壞了胃。”曹清堯直言,八項規定不僅減少了迎來送往、繁文縟節,關鍵是使各級干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沉下身子聽實情、辦實事、解民困。
29歲的延安市寶塔區柳林鎮鎮長助理、大學生村官葉偉強說,中央出臺八項規定以來,最明顯的感覺就是市區領導來村上多了,會短了。對于我們村干來說,精力更集中了,工作效率更高了。
“以良好黨風帶動政風民風,才能真正贏得群眾信任和擁護。從這個角度上看,八項規定含義深刻,意義深遠。”湖南省委黨校教授艾醫衛說。
改進作風任重道遠
有的機關仍然門難進、臉難看,有的調研仍然走過場,有的地方接待任務仍很重……“八項規定”貫徹落實情況開局良好,但作風建設仍任重道遠。
專家指出,各地各部門還要進一步從戰略和全局高度認識“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重要性,認識改進工作作風、進一步密切聯系群眾的緊迫性。
“打鐵還需自身硬”,這既是鄭重承諾,也是樸素真理--
艾醫衛說,中國共產黨90多年跌宕起伏的“成長壯大史”表明,什么時候代表人民群眾,什么時候黨的事業就會健康發展;什么時候背離人民群眾,黨的事業就會遭受挫折。
“打鐵還需自身硬”,作風建設成為突破口--
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從江澤民到胡錦濤,黨的一代代領導集體從來都將作風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反復強調、加強建設。中央黨校教授辛鳴指出,“八項規定”執行過程中,絕對不能僅僅看成是對執政黨具體行為的一種糾正和規范,而要從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執政能力建設的高度來充分認識其重要性。
“這些規定既要解決作風方面的‘小事’,更是要解決關乎政黨生死存亡的‘大事’。”他說。
改變作風,才能真正了解實情,作出正確決策。
保定市委書記許寧說,習近平總書記元旦前到阜平特困村考察,充分體現了求真求實的作風。今后我們要圍繞農民增收、貧困人口致富等問題,以好的作風落實總書記調研提出的要求,真抓實干,幫助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
改進作風,重在實際行動,貴在持之以恒。
“改變,這才是個開始!”網友“滿庭@芬芳”的期待,是無數人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