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成為當前最響亮的政治宣言,點亮億萬人的夢想。
真抓實干,攻堅克難。一項項惠及民生的好政策相繼出臺,一幅幅溫馨的圖景在神州大地展開——“9連漲”,退休老人領到更多養老金;建設保障房,低收入者喜遷新居;異地高考破冰,打響教育公平攻堅戰;大病保險擴容,“因病返貧”憂慮漸消……
窗外,仍是春寒料峭。不斷升騰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卻讓人暖意融融。
改善民生,提升百姓幸福指數
國盛在于民生。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確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八大報告作出莊重承諾。
保障和改善民生,擺在各級黨委政府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
要讓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
居民收入倍增,能否盡快實現?蛇年春節未至,黑龍江、甘肅、江蘇、貴州等省份就紛紛出臺了各自的收入倍增計劃。不少省份明確,居民收入增長不僅要“跑贏”CPI,還要“跑贏”GDP。廣州把2013年GDP增長目標下調至10%,城市居民收入增幅則上調至11%。地處西部的甘肅,2013年GDP增長目標定為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均力求增長15%以上。
增收尤其要盯住“底線”。深圳市月最低工資標準再次上調,從今年3月1日起調至1600元,預計可使150萬勞動者直接受益。2012年至今,我國已有25個省份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