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要珍惜其權威性
網友們在對專家學者的觀點宣泄不滿情緒之外,還進行了認真分析。有網友表示,教授的觀點是一種線性的、簡單的增長模式下得出的結論,房地產價格的變動同經濟增長一樣,有很多復雜的變量構成制約因素。而且其預測周期太長,難以證偽,也同樣難以證實。除了增加購房者的焦慮之外,對眼下沒有任何現實意義。
一些專家學者為何要“語不驚人死不休”?有分析認為,一是為個人出名,所以在公眾關心的問題上出狂言,能引起大家關注,搏人眼球;二是有些專家學者疏于系統深入的學術研究,只求語不驚人死不休;三是某些專家被利益集團利用,在某些時候充當了它們的代言人。
其實,學術上百家爭鳴,各種言論出現很正常。但專家學者不比普通人,他們在專業領域具有權威性,其話語傳播影響力非同一般,有可能左右公眾的思想和行為。如果言論不當將誤導大家,甚至擾亂市場秩序。專家學者們應該以公正、嚴謹的學術態度和盡量符合事實的科研成果呈現給大家,否則,只會被公眾笑話,最后落得毫無權威可言。
完善網上輿論生態
對于誤導公眾的言論,傳播網絡也有責任加強自律。作為公共資訊平臺,網絡一旦管理不當,或掌控不當,將可能造成相當大的危害。但當前我國網絡輿情管理存在主體不到位、管理機制不完善、網絡輿論監督法律法規不健全的問題。
當前亟須建立和完善網絡輿情監測體系和預警體系,并建立健全網絡法律體系,以法治網。同時,網民也要保持理性,避免被錯誤的信息和觀點蒙蔽利用,甚至跟著推波助瀾。
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室主任丁茂戰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對思想市場的放,不代表放任自流。比如,最近對網絡市場,加大對于造謠者的打擊力度,這是完全正確的。對于經濟上的學術觀點,如果真是屬于學術觀點,應該放開讓大眾來討論和鑒別。但是,如果某些人動機不純,為了炒作,為了出名,則不能完全由市場來定生死,因為那樣來得太慢,有些觀點可能誤導大眾,引起社會問題。對于這種情況,網絡載體應該擔當起一定的管理職能。你不能只搭臺、不管理、不服務、不負責,而應該承擔起社會義務、道德責任。堅持思想市場開放,和胡說八道性質不同?!?/p>
“完善網絡生態,各個網絡自身要擔當起第一責任,這對于建設健康的思想市場是必不可少的?!倍∶瘧鹬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