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歸團體應該“精英”還是“大眾”?
杭舟繪
報告顯示:2/3支持應向大眾組織發展
這項由福建歐美同學會承擔的調研報告,結果主要有3種觀點:一是2/3的人認為,留學人員組織應該向大眾組織發展;二是1/3的人認為,留學人員組織應該向精英組織發展;三是少部分的人認為,既不是精英組織也不是大眾組織。而歐美同學會今后應該向大眾化組織方向發展也是福建歐美同學會總會普遍贊同的觀點。
課題參與人、福建歐美同學會秘書長鄭瑜稱,該調研從3月初開始,持續到5月底。期間,福建歐美同學會在全省25個地方分會中選取了不同地域、不同類別的分會進行調研,來自高校的分會包括福州大學分會、福州師范大學分會、武夷學院等,地方分會包括南平分會、泉州留學人員聯誼會等。課題組進行了6場專題研討會,參加研討會的150多位留學人員來自不同的職業,包括科研人員、公務員、醫生、律師等。
精英化定位 大眾化發展
作為一個有著百年歷史的留學人員組織,歐美同學會未來向精英組織發展還是向大眾組織發展,是歐美同學會在到百年之際亟待思考的問題。
截止2012年8月,歐美同學會會員已超過7萬人。這些會員從普遍程度上來說都是受過較好的完整的教育,并且很多回國之前在國外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查看歐美同學會的歷史,會員中也不乏類似于詹天佑、蔡元培一樣,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中曾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名人。在采訪中,很多會員都不同程度地認為,歐美同學會屬于走精英化路線的海歸團體。上海歐美同學會的會員胡志宇說:“歐美同學會未來應該是擔任國家改革開放當中的先行者和排頭兵的角色,高層次人才帶來的先進理念和先進技術有助于推動中國的國際化,它應該走精英化的道路,否則就沒特色,也沒有生命力”。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持不同的觀點。上海市張江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副總裁、上海歐美同學會會員吳玉華就傾向認為,歐美同學會未來要將自己的大門開得更大一些。他說:“歐美同學會不應成為精英會,而要最大限度地團結所有的留學生,尤其是新留學生和其他有海外經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