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任建明認為,公報提出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這與十七大關于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互相制約的表述一脈相承。未來無論在黨內還是黨外,對于權力的監督將會進一步加強。
任建明認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在8月份審議通過了《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這將為未來五年的反腐工作提供指導。雖然三中全會公報中關于反腐敗的內容沒有特別明顯的變化,但紀檢監察機關已經通過派駐巡視組等方式,探索監督權力的有效模式。
任建明指出,當前紀檢監察部門的權力受制于同級黨委,因而無法有效監督黨委的權力,未來可以探索紀檢監察部門垂直管理,避免地方黨委對于紀檢監察工作的干預。此外,當前的反腐工作存在多頭管理,隸屬黨委的紀委、政府的監察和糾風、以及檢察機關的反貪局,其工作內容都是圍繞反腐敗工作,未來應該對這些部門進行整合,提高反腐工作效率。
對于網上關于本次改革傾向“集權”的觀點,任建明予以反對。在他看來,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是國際上的普遍做法。世界各國面臨的安全形勢都比過去復雜,因此有必要把國家安全職能整合。另外,對于成立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也不應該視為“集權”的標志。因為在以前中央也根據工作需要成立過很多小組。成立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目的,是要綜合全面研究改革方案,使改革不要政出多門。
任建明認為,從十六大、十七大以來,中央在理念和政策上都是在進行分權,這也符合民間的呼聲。三中全會的之后的改革,一定會繼續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權力制約機制也會更加完善。
(中國日報記者安百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