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中國志愿服務國際交流大會上的
主旨發言
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籌備委員會秘書長 趙津芳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志愿者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參加2013中國志愿服務國際交流大會,與來自國內外的志愿者一起,交流志愿服務經驗,暢談志愿服務發展。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向蒞臨大會的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志愿人員組織、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英國海外志愿服務社以及來自各國的志愿服務組織,和辛勤付出、無私奉獻的志愿者們,致以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志愿服務是人類高尚的事業,活躍在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志愿服務的精神,使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從志愿服務中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志愿服務已經成為了國際社會的共識和共同追求的價值取向,既是人與人之間有效溝通的橋梁,也是國與國之間友好合作的象征。今天,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也融入到國際志愿服務行列之中,與大家一起匯聚志愿力量,共筑中國夢想。
中國的志愿服務事業與世界同行
志愿服務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志愿行為在全球廣泛存在且影響巨大。國際志愿服務發展深刻影響了中國,從志愿服務的基本內涵,到志愿服務的發展模式,中國與世界在交融中共同進步。中國的志愿服務事業已經成為國際志愿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170萬奧運志愿者用美麗的微笑和熱情的服務,完美詮釋了中國的承諾: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我本人很榮幸擔任了奧運村運行團隊副主任和綠色家園媒體村村長,作為奧運歷史上最大的單體媒體村,我的團隊與755名志愿者,共同接待了來自93個國家427家媒體機構的6000名注冊媒體人員,用心血和汗水“贏得了賽場外首枚金牌”。志愿者的微笑成為北京乃至中國最好的名片。
因為志愿,全世界的人更加了解中國、認識中國,感受中國的發展與進步;因為志愿,中國和中國人將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和觀念擁抱世界,融入世界。
中國的志愿服務精神與文化同行
在中國,志愿精神自古有之,“兼相愛”、“愛無差”、助人為樂、推己及人等一系列孕育著“志愿服務”理念的傳統美德,一直為世人所倡導。新中國成立以后,“向雷鋒同志學習”等各種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深入人心。伴隨改革開放,現代志愿精神和中華傳統文化相結合,中國志愿服務應運而生并蓬勃發展,北京的學雷鋒“綜合包戶”、天津的青年志愿服務隊等都成為這一時期的標志。這既是學雷鋒活動的發展和延續,也是雷鋒精神在新時期的生動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