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李克強總理在人民大會堂與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4年會的54名境外代表座談,其中既有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董事長,也有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前主席、哈佛大學等頂級專家、教授。座談會上,外方代表踴躍提問,李克強一一坦率作答。他說:“外國企業為中國帶來了先進的理念、先進的技術。中外企業的平等競爭,事實上也促進了中國企業的健康成長。”
李克強感謝與會者一直以來對中國經濟的密切關注和實際參與。他說:“你們與中國企業共同推進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沒有問題,就無法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也無法邁出前進的腳步
座談會前,李克強剛一落座,論壇外方主席、卡特彼勒公司董事長道格拉斯·歐博赫曼便遞上一份“禮物”:由參會代表研究形成的一本厚厚的材料。歐博赫曼說:“這是我們認真準備的homework(家庭作業),反映了我們對一些領域的關注,以及對整個中國經濟的關心。”
李克強接過材料笑稱:“這么一大摞材料,不僅是你們的homework,也是我的homework啊!”在參會代表的笑聲中,李克強“答應”,自己會閱讀各位參會代表的“研究心血”,也會將它們盡快分轉給各相關部門作為參考。
他請各位代表暢所欲言發問:“沒有問題,就無法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也無法邁出前進的腳步。”
解放思想,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給科研人員的創造以更廣闊的空間
力拓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山姆·威爾士率先提問:“中國準備用什么方式進一步推動創新、促進企業精神的發展培育?”
李克強說,改革與創新密不可分。中國深化改革的重要著力點,就是發揮市場力量,調動千千萬萬人的創造性,從而激發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他分析說,中國已經進入中等收入階段,過去的中低端產品出口貿易,已經無法適應市場的發展需要。要實現經濟轉型,最關鍵的就是創新。
“創新靠什么?靠人,靠人的大腦。怎樣才能實現創新能力?”李克強設問,“就是要解放思想,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給科研人員的創造以更廣闊的空間。”
他坦承,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仍存在一些體制機制障礙,但中關村等科技園區已經在嘗試通過多崗位兼職、股權激勵等機制,激發科技人員的創造活力。同時,政府也在構筑一張社會保障的“安全網”,讓創業者減輕失敗的“后顧之憂”。
“當然,有一點是‘禁區’,”李克強特別強調,“這就是決不能侵犯知識產權。”參會者聽到此“哄”地笑了。歐博赫曼馬上接過話:“這也是在座的許多企業家最關心的,很高興李總理主動而坦率地談到了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