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山西五臺山風景名勝區獲悉,2011年,五臺山將狠抓規劃體系完善、重點項目產品建設、品牌形象提升、客源地營銷推廣、服務質量監督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和旅游部門作風行風建設等,預期接待國內外游客36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增長12.4%,農民人均純收入3200元,同比增長8.2%,為“十二五”旅游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據五臺山管理局局長劉炳龍介紹,2011年五臺山將按照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提出的“打造‘五個五臺山’”的目標和要求,積極爭取省委、省政府和國家部委的支持,努力突破旅游業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遺產保護與開發建設并重,深挖文化內涵和拓展旅游商品市場融合,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兼顧,整合旅游資源,實施資本運作,改革完善管理機制,爭取盡快上市,奮力推進五臺山旅游產業的跨越發展。
在規劃體系完善方面,五臺山將抓好一批旅游規劃:完善和落實《五臺山總體規劃》、《五臺山旅游服務基地修建性詳規》和十個專項規劃,加快森林公園配套,建設和完善五個臺頂、南梁溝、駝梁等一批自然生態景點,培育和完善景觀體系;積極實施二期拆遷整治、清水河流域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等重點項目,真正凸顯山青水秀的風光特色,提高自然風光游的比重和份額,讓人文景觀與自然生態保持和諧統一;在傳統拈香禮佛的基礎上,增加一些休閑度假、怡情養心、健體益智、冬季滑雪等方面的服務內容,開發一批生態旅游、農舍體驗、禪修度假、攀巖探險為特色的新型產品,建設以生態游、休閑游、自助游等為主要游覽方式的生態休閑游覽景區。
在重點項目產品建設上,堅持實施大項帶動戰略,扎實推進綜合功能配套,不斷鞏固綜合整治成效,著力優化景區環境面貌。在抓好續建工程的同時,要盡快實施清水河流域環境整治和生態建設、旅游服務基地停車場配套設施、展示中心內裝飾、二期移民小區、保障性住房、中小學、幼兒園、醫院、行政管理區、核心景區道路改造、氣象站、變電站、晉察冀軍區司令部紀念館、電動汽車充換站、通信服務站、倉儲物流加工區、農產品市場等基礎設施配套工程;推進太平興國寺、竹林寺、朝圣臺以及大寶寺、日光寺、瑞應寺、玉華寺等重點寺廟復建項目;加速五臺山國際大酒店、蓮花國際酒店、佛教禪舍、洲際酒店、豐澤酒店以及合生創展集團“6+1”星級酒店和祈福宮的建設;積極配合上級有關部門落實忻五高速公路出口至臺懷鎮一級景觀道路、忻五高速鐵路等重點項目。
在品牌形象提升上,五臺山堅持在傳統媒體搞促銷,通過主流媒體抓宣傳,重點在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等媒體的黃金時段、重點欄目進行宣傳推介,同時借助現代媒體拓市場,以網絡為促銷平臺,籌辦獨立的五臺山網站,開通五臺山英文網,開展微博營銷,加強與知名網站的友情鏈接,發展旅游電子商務,實現旅游產品和潛在客源的對接;開通五臺山廣播電臺,積極申報攝影基地、露營基地,舉辦書畫展和書法筆會等活動,制作光盤、畫冊,并通過報刊雜志等宣傳報道,提升關注度和影響力。積極推進旅游節慶活動的特色化、規模化、市場化、品牌化,以節造勢,以會聚客。重點是要辦好第二屆中國五臺山國際文化旅游節,隆重舉行開幕式、佛教暨旅游商品展銷評比研討會、佛教文化活動、參觀人文藝術長廊、中華酒店文化論壇、招商引資、休閑旅游、閉幕式八大板塊的活動,并策劃一些喜聞樂見、自主性強、參與度高的特色旅游活動,集中展示五臺山雄偉壯觀的寺廟建筑、秀麗奇特的自然風光和源遠流長的佛教文化。佛俗民情年要著力突出佛俗文化和地方民俗文化,開發冬季旅游產品,擴大冬季旅游市場份額。宗教局和佛教協會要積極組織開展各種佛事活動和佛學論壇,凸顯佛教圣地的優勢,吸引廣大信眾來山祈福、拜佛,從而形成新的游客增長點。
在客源地營銷推廣方面,五臺山將探索建立主流終端市場宣傳營銷新機制,實現由目的地宣傳向客源地營銷轉變。堅持品牌戰略、創新戰略和區域聯合戰略,完善政府、旅行社、旅游飯店三位一體多元營銷機制和與四大佛教名山、京津冀地區旅游聯合促銷機制,實現宣傳促銷的聚合效應、整體效應和放大效應;要以9月太原舉辦的第6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為重點,積極參加各種規格高、規模大、影響廣的旅游交易會、促銷會;要以旅行商考察、媒體采風等直接關乎客源市場的特殊群體為介體,有效激發國內外旅游需求,不斷鞏固港澳臺、日韓市場,深度開拓歐盟和北美市場,借勢拓展新興市場。
在服務質量監督管理上,要以游客中心啟動為契機,完善游客中心和停車場配套設施,進一步規范日升達客運公司運營機制;以資源整合上市為推力,按照《公司法》要求,優化日升達客運公司、國旅、旅游市場及停車場的經營機制;以《旅游市場管理責任追究辦法》為抓手,規范攤位設置,啟動楊柏峪市場,完善執法部門劃區分片、責任到人的市場整治責任包干機制;繼續推進聯合執法機制,堅決取締非法宗教活動場所,徹底清理假冒偽劣產品和劣質食品,嚴厲打擊私自帶團、流動拉客、串通欺詐和非法運營、違章駕駛、亂停亂放、甩客賣客等不法現象,嚴格禁止無照經營、越店經營、超范圍經營、游商游販、強買強賣、欺行霸市、哄抬物價等違規行為,各執法部門要著力完善旅游投訴機制,公開舉報電話,理順投訴程序,做到有訴必復,有案必查,保證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廣泛開展交通道路安全隱患排查,加強臺頂旅游管理,并建立健全旅游安全責任、應急處置等安全管理機制,確保旅游、交通、食品等安全無事故。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防、嚴控、嚴打,實現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重大活動監督檢查的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促進旅游市場有序、健康發展。
來源:中國日報山西記者站(記者 孫瑞生 通訊員 高峰毅 白永興)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