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日上午10時46分,一列由京返并的動車緩緩駛入太原站,當榮獲全國第四屆"我最喜愛的人民警察"稱號的太原市民警張世平走出車門時,鮮花和掌聲立即將他"團團包圍"。在迎接他的隊伍中,既有領導和同事,也有自發前來的居民。
治安好手
2004年4月,張世平從公安萬柏林分局建礦派出所教導員崗位退居二線后,決定去當社區片警,做人民群眾的"管家公"。思來想去,他選擇了當時治安最差的鐵北社區。
鐵北社區地處城鄉接合部,始建于上世紀90年代,有居民近萬人,小區環境差、治安亂,幾乎每月都要發生幾起刑事案件,而其中九成以上是盜竊案件。在鐵北社區,曾經因為機動車丟失嚴重,車主只好晚上抱著被子在車里睡。張世平"上任"后,結合實際提出了"車輛管理是龍頭、門衛監控是陣地、夜間巡邏是核心"的社區防控策略,并采取了"民警加群眾、傳統加科技"、"動態巡控與靜態安防有機結合"等措施。3個月內,他多方協調組建起一支24人的巡防隊。
在他的努力下,鐵北社區的治安狀況發生了巨大變化:2004年12月至今,刑事"零發案"、連續83個月機動車被盜"零發案"、治安災害和火災事故 "零記錄"、居民投訴、群體事件"零上訪",而"鐵北經驗"也已在全國叫響。
群眾管家
"治安、刑事案要管,家長里短他也要管。有了他,我們才能住著放心、溫馨、開心。"居民們這樣說。張世平探索創造了"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十法"、"十心工作法"等工作方法,大家稱他是"社區好管家"。
幾年來,張世平沒休過一個完整的雙休日,他把手機號碼公布在社區告知牌上,還把家里的固定電話串到值班室當做值班電話,無論什么時候群眾有事,他總是隨叫隨到。
為方便群眾辦戶口辦身份證,張世平開設了"戶口身份證鐵北便民服務點"、"二代證照相辦證點",他還主動走訪,為行動不便的居民上門照相辦證。張世平曾只身擋在一輛滿載蜂窩煤的貨車前,與司機"對峙"了6個小時,只為保護小區環境、消除安全隱患。
當選最佳
今年2月28日至6月1日,在全國第四屆"我最喜愛的人民警察"評選活動舉辦期間,經過組織推薦、群眾推薦、媒體推薦,產生了60名正式候選人,張世平和大同市公安局南郊分局政工監督室主任王志強、忻州市五臺縣公安局長劉興平3名民警入圍,最終,張世平當選為十佳"我最喜愛的人民警察",并被授予"一級英模"稱號。王志強和劉興平榮獲提名獎,被授予全國 "特級優秀人民警察"稱號。
對張世平,評選活動組委會給出了很高的評價:你的心好似陽光,時刻想著溫暖他人。你的心充滿真情,把瑣碎的社區工作,演繹成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平安佳話。你用一言一行詮釋著一個真理: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居民最愛
14日上午,獲悉張世平載譽歸來,居民杜景生、宋慶利等人早早就帶著鮮花和寫有"張世平,人民群眾愛你!"的條幅來到火車站等候。
60歲的杜景生說,社區以前圍墻殘缺,游商小販和小蟊賊隨意出入,是張世平積極協調為小區裝上視頻監控系統,加大了居民的安全感。張世平所做的一切,大家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
"張導當選了,我們都很高興,感覺就像是自己父親獲獎了一樣。"居民代表宋慶利說,鐵北社區的老少爺們都當張世平是自家人,大伙搶著要來接他。雖然只來了6名代表,但居民們早已在社區做好準備,為得到"我最喜愛的人民警察"稱號的親人張世平慶祝。
來源: 太原晚報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