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校:學制3年改4年
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嶺南大學等五所香港高校,上周末參加了北大校園開放日活動。由于香港地區實行全英文教學,港校對考生英語成績均提出了要求。除英語外,香港地區大學通行的方言是粵語,內地學生至少需要3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適應。
今年,香港大學要求高考英語單科成績達到125分以上才能獲得面試機會。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則要求自費生英語成績達120分及以上,獎學金生須達130分以上。香港浸會大學多數專業要求英語達到110分以上,工商管理等個別專業要求120分以上。
據了解,今年香港高校還首次更改了學制,由三年制改為四年制,并有不同程度地擴招。港大今年計劃在內地招生350人至400人,同比擴招40%。香港中文大學計劃招收內地考生310人,比去年增加50人。香港城市大學今年在內地計劃招收206人,其中北京地區23人。
警院:停招6年后恢復招生
北京警察學院在停招6年后,今年首次恢復招生,將在京招生600人。報考該校除了高考分數外,還要進行政審、面試、體檢復查和體能測試。不少家長表示,警察學院今年頭次招生,估計分數線不會太高,就業也有保障。警察學院屬提前招生批次,不影響考生報考其他學校。畢業生通過公務員錄用考試,符合人民警察錄用條件,市公安局會根據需求擇優錄用。
分析
名校生源集聚“超級中學”
上名牌大學是每一個考生的夢想,但對在非重點中學就讀的學生來說,這個夢實現的希望越來越小。近幾年北大、清華生源越來越集中在海淀、西城和東城,且占比快速上升,郊區縣中學生源比例逐年下降。據北大統計,過去五年北京市考入北大的理科生中,海淀生源占40%,西城占36%;文科生中,海淀生源占36%,西城占35%。
清華招辦負責人表示,雖然沒有具體的數據分析,但這種優秀生源集中在少數區縣、少數中學的情況十分明顯,甚至出現了名校生源非常集中的“超級中學”。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優秀生源擇校。很多郊區縣和朝陽、豐臺、石景山等城區的考生,想盡辦法到一些名校錄取較多的重點中學借讀或擇校,促成了“超級中學”的產生。
提醒
部分高校在京招生有變化
北京大學:元培學院新增外國語言與外國歷史交叉學科。
北京語言大學:新增國際文化交流、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重慶大學:新增化學工程與公益、統計學(金融與精算)、建筑節能技術與工程專業。
上海交通大學(本部):新增信息安全、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基地班(四年制)、生命醫學工程、航空航天工程以及工科試驗班類。
北京工業大學:新增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物聯網工程專業。
建工學院:新增歷史建筑保護工程專業和車輛工程專業。
北京信息科大:新增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
北京聯大:新增軟件工程和國際商務專業。
來源:北京日報 編輯:于姝楠
相關新聞:
清華自主招生面試 15個專業15種考法